“依托‘六个一’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全镇收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52个,已推动解决443个。”这是2024年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纪委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成绩单。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大英县纪委监委聚焦问题收集、分转处置、督办回访,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做到镇村两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长效化,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工作目标中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一个口子”进,“一个渠道”出,统筹收集问题
“收集到的问题先由群众接待中心‘过筛’,然后再流转。”在回马镇群众接待中心工作人员窦丽燕看来,群众接待中心就像一个处理器,把问题汇集起来,再分转出去。2024年,大英县纪委监委推动全县整合资源,以10个乡镇(街道)群众接待中心为依托,赋予其收集、登记、汇总、转办群众诉求的工作职责。民生诉求无小事。要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仅得有专门的人来管,还得有专门的人来办。在用好“一个中心”的同时,配合“两股力量”、畅通“两种渠道”收集问题,达到攥指成拳的效果。“两股力量”,即纪检力量+镇村力量。一方面统筹镇(街道)“两专三兼”力量,深入辖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推动镇(街道)牵头统揽,组织干部职工结合职能职责、依托包村机制等收集问题线索。“两种渠道”,即线上渠道+线下渠道。在积极引导群众用好12345政务热线、12388举报平台、“监督一点通”等线上平台的同时,畅通阳光问廉坝坝会、定期设点接访、干部包村走访等线下渠道,拓宽问题来源。
大英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联合金元镇纪委干部在逢场日摆摊接访。(向嘉新 摄)
“一套流程”走,“一张台账”管,精准分转处置
近期,回马镇群众接待中心接到群众反映称,光明村36户村民共计11.2万元土地租金至今未兑付。问题收上来,还得分下去。按照《常态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流程图》,群众接待中心按“一般+疑难+特殊”三个等级对问题进行分转。“一般问题,直接转业务股室办;疑难问题,就要提请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解决;超出乡镇权限的问题,报县业务主管部门解决,纪检部门以全链条监督压实责任,确保问题流转畅通。”群众接待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光明村土地租金问题评估后,作为疑难问题由回马镇党委政府研究解决,同步推送镇纪委备案。得知情况后,镇纪委在第一时间报请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并将该问题纳入“挂牌督办”事项,要求限期办结。按照“谁办理、谁负责”原则,回马镇党委政府组织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司法所、群众代表进行专题研究,听取群众诉求,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经多次商议,被拖欠的11.2万租金回到了村民手中。“租金拿到手,群众表示满意了,问题才会销号,才能形成工作闭环。”回马镇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如果出现“满意未解决、解决不满意、不满意未解决”这三种情况,就必须再研究、再推动解决,直至问题销号为止。除此之外,各镇(街道)建立了定期研判机制,结合问题的涉及范围、难易程度,及时分析研判。群众接待中心按照“一月一汇总、一月一会商、一月一督办”的要求,督促承办部门对照《问题台账》进行更新、销号。2024年以来,通过常态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共收集问题线索678条,分转559条,推动解决问题547个。
“一名干部”督,“一套反馈”评,全程督办回访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不仅要办,还要盯着办。“我们探索建立了跟踪督办机制,采取一名纪检干部联系一个乡镇的方式,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情况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行业部门推动慢的问题重点督导,通过发函督办、专题会议、约谈会商、审查调查等方式动态跟进、全程监督,严肃查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漠视群众利益的干部,坚决纠治“只表态不落实”“重痕迹轻实效”等问题。2024年以来,该县处理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问题9个,立案7件,党纪政务处分10人、组织处理8人。
大英县纪检监察干部向金元镇峡码口村群众现场退还涉案款。(向嘉新 摄)
事情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形成“承办部门+群众接待中心+纪检监察部门”共同答题模式,跟踪回访,组织群众开展“一对一”评价的同时,通过“村村通”广播、微信群晒账、回音壁公开、坝坝会报账、融媒体专栏等载体扩大反馈面,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群众代表参与成效评价。2024年以来,该县累计开展回访678次,向群众公开办理具体问题和民生实事456件,开展典型事例宣讲86起。(作者:李娟)
编辑人员: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