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元市苍溪县白山乡龙凤社区13名群众齐聚在社区会议室,领取被侵占的集资款。“幸好有你们监督,不然这个问题发现不了,我们就一直被蒙在鼓里。”听到社区副主任陈某某将群众集资修路的17400元据为己有后被严肃处理,大家拍手称快。
群众的难点、痛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广元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通过“三钉一测评”工作方法,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由点及面务实解,由表及里系统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钉着找——多措并举把问题捞出来
“机耕道修复好了,水渠也能续上水。”“幸好建设得快,田里麦子、油菜都按时种下去了,现在的长势很好。”近日,在剑阁县平乐村“明白群”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向乡镇纪委书记李鸿雁反馈道。
去年8月,受汛期强降雨影响,剑阁县平乐村部分渠系、机耕道路被冲毁,农机下不了田、渠系装不住水。村民们在微信“明白群”进行了反映,镇纪委书记立即收集情况,将问题转交县农业农村局,推动其组织人员现场调查、磋商,20天时间,破损的15处机耕道路面和6处渠系全部修复完成。
通过逐村建立微信“明白群”,让每户1名当家“明白人”、每村1名县乡“纪检人”进群,群众身边事随手拍摄上传、随时留言反映。此外,还在农户家门口张贴“廉心卡”,公开乡村纪检干部联系电话和“码上举报”二维码,群众有事一键直达;在每个乡镇至少选择1个问题反映突出的村(社区)召开坝坝会,村社干部现场接受质询和评议;组织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县乡纪检干部,利用“赶场日”下沉乡镇摆摊集中接访,吹响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
广元市剑阁县王河镇开展《百姓问廉》坝坝会。(田荣林 摄)
通过一个“明白群”到家庭、一张“廉心卡”到农户、一场“坝坝会”到村社、一次“路边摊”到乡镇的“四个一”工作模式,全域覆盖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出来。2024年以来,该市共召开坝坝会638场次、集中接访490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5万件,推动解决2.71万件。
钉着解——实现“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延伸
把问题找出来,关键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同题共答、解决问题。为有效统筹各方力量,该市纪委监委建立“一诉求一包干、一乡镇一实事、一领域一治理”的工作机制,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延伸。
2024年9月,群众反映青川县大院回族乡大院民族学校学生上学必须通过来往车辆较多的主干道,安全隐患较大,乡镇纪委收到问题后,立即向乡镇党委汇报。经研究商讨,确定通过修建绿道、安装护栏保障师生出行安全。镇纪委跟进监督建设过程,督促相关单位严格履职,2个月时间,绿道修建完成并通过验收。
“对收集的问题,能够立即答复解决的即来即办,不能立即答复解决的即转即办,重大问题转交同级党委研究,自身不能解决的协商上级相关部门解决,确保群众关切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广元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赵长海如是说。
相比青川县大院乡,旺苍东河镇群众反映城市居住环境差的问题,就没有那么好解决。东河镇地处旺苍县城,城市建制早,基础设施略显老旧,老百姓颇有怨言。
“针对这类诉求,我们选择了背街小巷脏乱差、物业管理乱象、群众出行难三类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将其纳入‘一乡镇一实事’解决范围,重点联动推动解决。”旺苍县东河镇党委书记石宝剑介绍。2024年,在该市纪委监委推动下,该镇协调资金280余万元整治10个社区背街小巷;协调多部门规范物业管理,指导选举业主委员会8个,拆除违建500平方米,规范停车位300余个;协调资金300余万元修复道路,解决近20个居民小组出行不便问题。
一级有一级的担当,一个领域有一个领域的重点,在解决个性问题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对收集到的2万多个问题进行梳理,针对交通出行、用水保障两类较为突出问题,在农村公路建设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督促推动水利系统开展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4年,全市建成农村供水保障工程772处,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达90.23%,新增覆盖受益人口52万余人。
钉着治——由表及里根治顽疾
“既要推动问题解决,又要剖析问题根源,摸清症结所在,通过建章立制推动治理常态长效。”2024年6月12日,该市纪委常委会在听取各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情况汇报后,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由表及里根治顽疾。
广元市利州区纪检监察干部在龙潭乡庙坪村走访群众核查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伏姝霖 摄)
“质量问题长期存在,村民耕种困难,你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个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工程质量或工程计量方面的问题,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接受《阳光问政(廉)》现场质询。
据此,该市纪委监委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扎实开展“二量定损”专项核查,立案查处164件,挽回经济损失2952万元,督促完善规章制度21个。同时,还在县(区)财政部门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专户,将挽损资金纳入专户统一管理、独立运行,点对点整改问题。
2024年,广元市纪委监委还重点部署开展了农业农村领域系统治理,持续深化国企领域系统治理,扎实推进审计、自然资源领域系统治理“回头看”,推动整改问题630个,督促建章立制101项,堵塞制度漏洞94个。
满意评——群众来当阅卷人
“2个月不到,场镇电线电缆改造全部完成。”“店铺前那坨‘蜘蛛网’不见了,门面都敞亮了。”针对前期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昭化区纪委监委在卫子镇“说事服务站”里开展“回头看”,问题圆满解决,现场群众给予一致好评。
治理成效好不好,群众才是阅卷人。广元市纪委监委通过满意度调查、随机测评、定期回访等方式,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调整方式、改进工作,真正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广元市昭化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元坝镇东山社区回访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情况。(曹凯强 摄)
去年11月,在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回访中发现,青川县“工程渣土乱倒群众投诉无果”,朝天区“线上回复神速、线下解决问题拖沓”,市纪委监委提级办理,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对解决群众诉求不及时、不上心的6名干部进行追责问责,推动相关问题在20天内得到解决。打开四川省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该市2024年通过平台反映举报问题总量有599件,已办结556件,群众满意度达90.1%。
“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广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宗德表示,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抓,切实让民生“问题清单”变幸福满意“账单”。(作者:尹方)
编辑人员: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