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相继召开,为我们做好全年工作明确了重点、明晰了方向。站在新的起点,我们须知重负重、奋发有为,守正创新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一年之计在于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且看“2022•谋与动”。
迈新步
达州:深耕“筑底强基”工程
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对全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按照市本级财政安排支持一部分、县(市、区)财政预算一部分原则拨付业务工作经费;加强乡镇(街道)纪(工)委队伍力量,落实‘两专三兼’人员配备。”近日,在中共达州市纪委五届二次全会上,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对全力保障基层纪检监察监督高效开展作出安排部署。
这是达州市委支持该市纪委监委大力实施“筑底强基”工程,抓基层、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的又一具体举措。去年以来,达州市纪委监委探索实施“筑底强基”工程,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精力投入到基层,优化工作力量配备,强化工作统筹协作,推动基层监督工作实现县级有统筹、乡镇有阵地、村上有触角,建强基层监督“前哨”。
“制度上墙、文件归档、人员配强、设备到位……”渠县静边镇纪委书记雍淑亚指着刚升级改造过的镇纪委办公室,一脸自豪地细数“家珍”。
渠县三汇镇纪检监察干部在办公室讨论案情。(王爱华 摄)
“以前我们镇纪委只有1名专职人员,由于人手有限,干工作就像撒胡椒面,往往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雍淑亚回忆说。现在,镇纪委新配备了1名专职和5名兼职纪检监察干部,人员力量迅速得到充实加强。
除了像渠县这样直接充实工作力量,达州各地正结合实际开展有益探索实践,为全市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宣汉县注重发挥好4个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作用,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力量统筹和工作协作,大竹县探索推行“统派统管”新模式,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2022年,达州市纪委监委将继续深入推进“筑底强基”工程,创建一批“五好”(人员配备好、保障落实好、能力提升好、制度健全好、工作推进好)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推动落实乡镇(街道)纪(工)委“两专三兼”人员配备,提级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全员培训,持续夯实基层纪检监察力量,积极推动清廉达州建设。
“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上连党心、下连民心,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监督执纪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实施‘筑底强基’工程,能从根本上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战斗力’,为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谋新篇
达州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合影。(孙伟 摄)
2022年,达州市纪委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纪委监委和达州市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拼搏奉献,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清廉达州”,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开新局
编辑人员: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