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警示教育片、共上一堂党纪课、互赠一份“廉心卡”……5月15日,在第32个国际家庭日,四川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妇联联合开展“强规矩意识 树清廉家风”——省管领导干部及家属“家庭助廉”活动,组织336名2024年5月以来新提拔实职省管领导干部及家属齐聚天府家风馆,教育引导其共同传承、弘扬、建设好家风,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
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通过开展本次活动,领导干部及其家属们坚定了理想信念,纷纷表示要共同守好家庭防线,做廉洁家风的践行者。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关系全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近年来,四川省纪委监委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开展“家庭助廉”、家风故事巡讲、廉政家访活动,创新构建家风阵地群,举办四川“好风传家”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等,擦亮“红”“廉”底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家教、廉洁治家,不断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在全省上下营造传承、弘扬、建设好家风的良好氛围。
紧抓“关键少数”,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省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启“家庭助廉”模式,促进家风建设常态长效,是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期,乐山市、雅安市等多地纪委监委联合妇联等部门在“新提拔”这个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市管干部及其家属参加“家庭助廉”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洁文化基地,共同接受思想洗礼,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及家属知廉、倡廉、守廉、护廉。
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但家风好不好,家风如何建设、如何涵养,除了“走出去”学,还要“走进来”看。为此,四川省多地因地制宜开启廉政家访活动,既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又倾听干部家属意见建议,建立干部家庭与单位联系互动提醒机制,将严管厚爱理念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
比如,在宜宾市兴文县,当地纪委监委扎实开展科级干部全覆盖家访活动,牢牢抓住科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鼓励干部家属要当好“廉内助”,常吹“廉洁风”,时刻敲打提醒,发挥监督员的作用。今年以来,已对“关键少数”及家属进行家访,累计发放廉洁家书650余份。
在开展家访活动中,全省多地纪检监察机关通过针对性制定“一人一策”家访方案、倾听领导干部廉洁家风故事,提醒干部及家属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通过思想浸润与情感共鸣的双重路径,使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情感交流,用清廉家风守住廉洁底线。
针对近年来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时有发生的情况,巴中市巴州区纪委监委从教育、管理、监督三个层面综合施策,整合家庭、单位等多方力量,帮助年轻干部绷紧纪律之弦、共树清廉家风。
在走访过程中,甘孜州炉霍县“入户问廉”走访小组还用心倾听领导干部廉洁家风故事、详细记录优良家风家训。经过精心的精选梳理,归纳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4类优秀家风家训,并送上家风倡议书。
通过进一步强化家庭防腐防线,各地切实将家风家教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把严治家风的理念根植于日常生活。
强化阵地建设,营造天府好家风
“传承弘扬天府好家风,需要化无形为有形,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阵地场所。”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坚持资源整合,强化阵地建设。整合全省15处家风展示馆,推动形成以天府家风馆为核心的“一核多极、相得益彰”的家风家教阵地群,构建起覆盖全省的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矩阵。
提及家风家教阵地群,遂宁市安居区的黄峨家风教育基地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深入挖掘家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当地以明代著名散曲家、女诗人黄峨的一生为背景,以“新时代”“红色年代”“古代”的时间线为轴,通过增设家风树、百家姓展墙、家风家训长廊等文化景观的方式,厚植家廉文化元素,让廉洁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还不断深挖红色家风资源,打造“家风+红色教育”模式,指导各地将在红色教育基地中自然嵌入家风教育。
作为革命老区,雅安市宝兴县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用好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等场所,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良好家风,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
为持续用好“红色家风”,资阳市在陈毅故居策划开展“弘扬陈毅家风·涵养家国情怀”15项主题活动,推进陈毅家风研学基地建设,打造陈毅家风“一馆一廊一街一角”地标IP,推动全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阵地场所为根基,家风文化的载体和形态在线上线下不断延伸、拓展。为拓宽家风宣传渠道,增强家风宣传效果,四川省纪委监委利用“廉洁四川”全媒体矩阵持续推出家风家训主题展、短视频征集等活动,并打造线上“云基地”,打破时空限制,全力推进家风建设。
“打开手机,点击进入‘廉洁四川’微信‘云上廉洁展厅’,就可开启一场红廉文化之旅,不出门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十分方便。”近日,泸州市古蔺县干部许霖在手机上观看四川省级廉洁文化基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地网上展厅时说。依托该廉洁文化基地,泸州市纪委监委对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的武器、印章、标语、宣传画、浮桥门板等300余件文物进行整理和影像制作,不断充实“云展厅”内容。
在线上家风阵地建设过程中,四川省纪委监委建成网络端、数字化“云上廉洁展厅”,运用VR技术实景化呈现基地内容,打造24小时永不落幕的网上展厅。目前,这些基地已成为省内外党员干部群众的线上热门“打卡地”。
发动社会参与,形成崇廉新风尚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近年来,四川注重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组织开展“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奋进新征程·共筑家国梦—家风家教巡讲巡展”等活动。通过各类活动推动形成“家家重家教、人人扬家风”的社会新风尚,让优良家风成为滋养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精神沃土。
收养孤女、资助贫困学生、组建志愿服务队……此前,在广安市举行的“奋进新征程·共筑家国梦——家风家教巡讲巡展”活动中,四川省“最美家庭”代表周亚萍现场分享了其家庭开展的公益活动。通过开展“德润广安·美在家庭”“德润广安·爱暖万家”“最美家风润万家”等家风品牌活动,广安市持续培育优良家风典型,讲好家风故事,切实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立足本地资源,四川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育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引导群众参与各类活动,在全社会共同营造崇尚廉洁、注重家庭美德的浓厚氛围。
“我是在刷微信时看到嘉湖书院有家风讲座的,只想来试听一下,没想到这里不同题材的家风讲座让我特别感兴趣。”在南充市北湖公园内的嘉湖书院内,前来听《风清气正:陈寿笔下的“廉政”三国》这一“家风微课”的市民李女士说。
通过梳理本地廉洁家风史料,近年来,南充市顺庆区纪委监委因地制宜,举办以“清廉从政、廉洁齐家”为主题的系列“家风微课”,邀请文化名人、专家学者进行家风专题讲座。通过举办多期“家风微课”,吸引上千名群众通过现场听课、在线直播等方式参与;通过举办廉洁家风作品征集活动,成都市共收到近1500件作品,充分展现天府清风的正能量。
在引导群众参与的同时,四川省纪委监委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具有教化意义的家规家训,以征集评选“天府好家规”等活动为具体抓手,抓住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两个群体,通过古今融合深挖家风资源、由点及面丰富表现形式、躬身实践培塑良好风气,让更多人了解到四川人民崇德治家、廉政齐家、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统筹推进,大力传承优良家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家教、廉洁治家,不断筑牢家庭廉洁防线。”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者:许然)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