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健全机制 同查同治 斩断风腐交织链条
发布时间:2025-05-27
来源:四川日报

2025年5月27日,《四川日报》廉洁四川·要闻版刊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健全机制 同查同治 斩断风腐交织链条》。


5月14日,泸州市泸县纪委监委干部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作风监督检查。 吴威 摄

近日,遂宁市大英县人民法院对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地矿股原股长邓时权受贿一案作出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其时任分管领导刘某某同日也被判处刑罚。

对邓时权的查处,源于多名群众对其生活奢靡情况的反映。大英县纪委监委从他疯狂迷恋露营野钓这一情况着手,挖出其在工程项目多个环节中捞取好处,拉拢刘某某吃喝、共同受贿等违纪违法事实。

由风查腐、由腐纠风,这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刻把握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诱发滋生的内在规律,以办案为引领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缩影。近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斩断风腐交织链条,持续营造向上向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双向突破,严惩风腐交织

近日,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纪工委在收到该街道瓦房村原党支部书记叶某某上班时间打牌的问题线索后,以风挖腐,发现叶某某存在收受他人现金、套取财政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

在查办泸州市泸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原党委书记康某案的过程中,泸县纪委监委按照“必问必核事项”要求,走访涉案人员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从康某涉嫌受贿犯罪问题背后,发现其违规收受白酒、茶叶礼品等潜在腐败乱象。

“大量案例表明,不正之风极易滋生掩藏腐败,腐败也会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瞄准危害显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双向突破,查不正之风必挖腐败案件,查腐败案件必纠不正之风。

攀枝花市纪委监委聚焦“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等方面的“微腐败”问题,制定县乡“风腐责”同查机制,着力纠治基层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精神懈怠、作风漂浮、敷衍应对现象。

广安华蓥市纪委监委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吃公函”“吃食堂”“吃公家”“吃老板”等问题一律实行“一案双查”,深挖背后的利益勾连、权钱交易。

针对风腐问题出现的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等情况,绵阳市纪委监委与公安部门建立道路交通违法犯罪快移快查机制,循线深挖酒驾及醉驾背后的违规吃喝问题;与税务部门建立税控发票查询绿色通道,发现违规吃喝问题及时移送。

源头治理,铲除共性根源

近日,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干部曾扬到丹山镇检查防汛工作,临近午餐时间,曾扬打开某手机App,在“智慧食堂”模块找到该镇机关食堂,点击“订餐”按钮,填写就餐时间、人数等信息,提交后便完成了用餐预约。“有了这个订餐功能,外出开展工作时,用餐跟在自己单位一样,既方便快捷,又省心省力。”曾扬介绍。

面对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违规接待等问题,省纪委监委会同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指导资阳市探索推进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并因地制宜在全省推广,开展全省公务活动用餐(车)费用“扫码支付”专项工作。

聚焦当前风腐易发多发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以点带面,针对性开展源头治理。

近年来,省纪委监委修订《四川省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明确严禁收送高价彩礼或者聘礼等“八严禁”,保持严打严治态势;推动省委出台《四川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和报告办法(试行)》,不断扎紧规范领导干部履职行权的制度笼子;协助出台《四川省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试行)》,推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同企业家交往做到既“亲”又“清”。

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

为强化以案促改促治,不久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召开以案促改动员部署暨警示教育大会,以该厅相关人员违纪违法案例为警示,深入剖析问题。

在查办该厅相关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中,省纪委监委专案组不仅由风查腐,深挖彻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大搞权钱交易等问题,还展开延伸调查,全面查清经信系统内相互吃请、送礼、打麻将等不良风气。

按照《四川省纪委监委机关推动重大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省纪委监委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制发以案促改纪检监察建议,从管党治党不严、制约机制缺位、行业协会乱象丛生等多个方面深刻剖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求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为阻断风腐相互转化和演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要求贯穿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等各环节、各方面,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不断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聚焦营商环境领域“四风”潜滋暗长、风腐交织问题,乐山市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将预防关口前移,制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指引》,归纳出12类负面情形,帮助党员干部及时发现和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针对多起案件暴露出的领导干部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借机搞利益输送的新问题,眉山市纪委监委将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问题纳入专项整治,在以案纠风中进一步厘清党员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界限。(记者:夏芯)

编辑人员:赵华文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健全机制 同查同治 斩断风腐交织链条

发布时间:2025-05-27 来源:四川日报 字体大小: 分享至:

2025年5月27日,《四川日报》廉洁四川·要闻版刊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健全机制 同查同治 斩断风腐交织链条》。


5月14日,泸州市泸县纪委监委干部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作风监督检查。 吴威 摄

近日,遂宁市大英县人民法院对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地矿股原股长邓时权受贿一案作出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其时任分管领导刘某某同日也被判处刑罚。

对邓时权的查处,源于多名群众对其生活奢靡情况的反映。大英县纪委监委从他疯狂迷恋露营野钓这一情况着手,挖出其在工程项目多个环节中捞取好处,拉拢刘某某吃喝、共同受贿等违纪违法事实。

由风查腐、由腐纠风,这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刻把握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诱发滋生的内在规律,以办案为引领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的缩影。近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斩断风腐交织链条,持续营造向上向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双向突破,严惩风腐交织

近日,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纪工委在收到该街道瓦房村原党支部书记叶某某上班时间打牌的问题线索后,以风挖腐,发现叶某某存在收受他人现金、套取财政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

在查办泸州市泸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原党委书记康某案的过程中,泸县纪委监委按照“必问必核事项”要求,走访涉案人员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从康某涉嫌受贿犯罪问题背后,发现其违规收受白酒、茶叶礼品等潜在腐败乱象。

“大量案例表明,不正之风极易滋生掩藏腐败,腐败也会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瞄准危害显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双向突破,查不正之风必挖腐败案件,查腐败案件必纠不正之风。

攀枝花市纪委监委聚焦“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补贴等方面的“微腐败”问题,制定县乡“风腐责”同查机制,着力纠治基层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精神懈怠、作风漂浮、敷衍应对现象。

广安华蓥市纪委监委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吃公函”“吃食堂”“吃公家”“吃老板”等问题一律实行“一案双查”,深挖背后的利益勾连、权钱交易。

针对风腐问题出现的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等情况,绵阳市纪委监委与公安部门建立道路交通违法犯罪快移快查机制,循线深挖酒驾及醉驾背后的违规吃喝问题;与税务部门建立税控发票查询绿色通道,发现违规吃喝问题及时移送。

源头治理,铲除共性根源

近日,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干部曾扬到丹山镇检查防汛工作,临近午餐时间,曾扬打开某手机App,在“智慧食堂”模块找到该镇机关食堂,点击“订餐”按钮,填写就餐时间、人数等信息,提交后便完成了用餐预约。“有了这个订餐功能,外出开展工作时,用餐跟在自己单位一样,既方便快捷,又省心省力。”曾扬介绍。

面对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违规接待等问题,省纪委监委会同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指导资阳市探索推进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并因地制宜在全省推广,开展全省公务活动用餐(车)费用“扫码支付”专项工作。

聚焦当前风腐易发多发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注重以点带面,针对性开展源头治理。

近年来,省纪委监委修订《四川省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明确严禁收送高价彩礼或者聘礼等“八严禁”,保持严打严治态势;推动省委出台《四川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和报告办法(试行)》,不断扎紧规范领导干部履职行权的制度笼子;协助出台《四川省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试行)》,推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同企业家交往做到既“亲”又“清”。

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

为强化以案促改促治,不久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召开以案促改动员部署暨警示教育大会,以该厅相关人员违纪违法案例为警示,深入剖析问题。

在查办该厅相关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中,省纪委监委专案组不仅由风查腐,深挖彻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大搞权钱交易等问题,还展开延伸调查,全面查清经信系统内相互吃请、送礼、打麻将等不良风气。

按照《四川省纪委监委机关推动重大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省纪委监委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制发以案促改纪检监察建议,从管党治党不严、制约机制缺位、行业协会乱象丛生等多个方面深刻剖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求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为阻断风腐相互转化和演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要求贯穿案件查办、整改纠治、警示教育等各环节、各方面,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不断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聚焦营商环境领域“四风”潜滋暗长、风腐交织问题,乐山市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将预防关口前移,制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指引》,归纳出12类负面情形,帮助党员干部及时发现和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针对多起案件暴露出的领导干部以民间借贷为幌子借机搞利益输送的新问题,眉山市纪委监委将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问题纳入专项整治,在以案纠风中进一步厘清党员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界限。(记者:夏芯)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