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持续擦亮“510”品牌 让廉洁文化建设一直“冒热气”
发布时间:2025-05-12
来源:四川日报

2025年5月12日,《四川日报》廉洁四川·要闻版刊发《持续擦亮“510”品牌 让廉洁文化建设一直“冒热气”》。

“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已征集到来自100所高校的500余件作品,“廉话万家传”家庭家教家风随手拍活动已征集到省内外短视频作品400余件……目前,四川省第四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第一阶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2022年起,四川省“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以下简称“510(我要廉)”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4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以举办“510(我要廉)”活动为契机,集中推出一批冒热气、接地气、抵人心的廉洁文化建设成果,并采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不断培塑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4月30日,“廉动政能量”政法系统清廉故事演讲比赛省级单位赛区预赛举行。(四川高院供图)

挖掘资源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甘孜州泸定县再次迎来旅游高峰。当地依托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整合全县红色景观,精心开发了一条廉洁教育路线,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让人们在欣赏美景、重温历史的同时,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四川革命文化场景众多,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在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四川把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做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终保持清廉政治本色。

巴中市平昌县以刘伯坚纪念馆为核心,打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红色文化长廊、军民鱼水情雕塑、星火长廊等,同时将平昌县英烈纪念园、红云台战斗遗址等分散地标串点成线,形成了集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泸州市对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的武器、印章、标语、宣传画等300余件文物进行整理和影像制作,并挖掘出《香炉里的银元》《种铜元》等31个廉洁故事,拍摄《一枚戒指》等微视频,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往事焕发新活力,引发当地干部群众广泛共鸣。

不仅如此,四川还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资阳市乐至县纪委监委把清廉村居建设作为提高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打造“典型引廉、活动育廉、指尖督廉、公开亮廉”四廉模式,引领村民遵纪守法、崇尚廉洁、友爱互助,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遂宁市蓬溪县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书法之乡文化资源、清官廉吏典型事迹以及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建成书苑、旷继勋纪念馆、蓬溪家风馆等廉洁教育阵地,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创新形式 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继去年首演成功后,近日,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再登剧场,吸引逾1.6万人次观看。

该话剧以清代名臣丁宝桢担任四川总督的10年为背景,展现其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缮都江堰等历史功绩。舞台上,配合极具感染力的场景和音乐,演员们将主人公不畏强权、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廉洁文化精品力作,并非一枝独秀。大型廉洁川剧《草鞋县令》斩获文华大奖后开启全国巡演,先后登上7省市的艺术大舞台;宜宾市打造的大型红廉话剧《雾中灯塔》、情景杂技剧《兵工厂》等优秀剧目入选多个国家级展演,获得多个省级奖项。

经过多年沉淀,四川廉洁文化建设已形成既富有巴蜀韵味,又兼具形式创新的时代表达。

内江市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进乡村”活动,举办廉洁书画摄影作品巡展,发挥当地特色,创作廉洁木偶剧、清廉川剧等作品;乐山市夹江县深入挖掘竹纸制作技艺、夹江年画等非遗项目中蕴含的“廉洁因子”,通过展播非遗传承人家风视频、举办“送廉进万家”画年画等活动,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适应传播新趋势,四川大力实施廉洁文化基地“数字化”工程,创新打造“云”上廉洁展厅,将全省廉洁文化基地以VR全景的形式搬到网上,让广大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沉浸式观展。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形态的廉洁文化作品不断涌现。今年3月,省纪委监委在“廉洁四川”公众号上推出《撕开腐败行为“隐身衣”》系列原创短剧,剖析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突出表现、严重危害,警醒广大党员干部敬畏知止。此外,该公众号还开设短视频账号,推出数百部富有网感的短视频,推动廉洁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联动各方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共建共享

5月10日,“邮票里的家与国”主题展览在天府家风馆开展,1000余枚珍稀邮品编织成一幅跨越时空的家风图谱,让观众在方寸之间感受家风文化的世代传承。据悉,展览的邮票很大一部分是向市民征集而来。

在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四川注重全社会动员,由点及面、串珠成线,从党政机关到各行各业,不断激发廉洁文化内生动力,实现共建共享。

近期,省纪委监委牵头,各级各单位正因地制宜开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廉洁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比如,全省政法系统举行“廉动政能量”清廉故事演讲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或激情澎湃,展现政法干警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或温婉细腻,娓娓道来政法工作中的温情与坚守。

与此同时,“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也在全省大中小学展开。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层层选拔,挑选出8个廉洁思政课作品进行赛课展示,近200名师生现场观摩。凉山州冕宁县25名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廉洁主题精心设计课程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彩的互动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将廉洁理念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

此外,四川还坚持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廉洁文化土壤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名人家风故事,选树先进典型,打造“天府好家规”等主题品牌活动,将勤、廉、德、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把家风建设作为砥砺品行的“磨刀石”。

攀枝花市聚焦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等关键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廉洁教育,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广元市利州区从退休干部、“最美家庭”、教师中聘任12位家风宣讲员,组建机关家风宣讲队,在诸多重要节点进行全区巡讲。成都市锦江区联动家校社企政等多元力量,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家风主题活动,不断激活优良家风生命力,营造崇廉尚德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曾晖 夏芯)

访谈

如何让历届活动出新出彩

——对话“510(我要廉)”活动组织者创作者参与者

四川省“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以下简称“510(我要廉)”活动]已连续4年举办,吸引全省干部群众广泛参与。

组织者、创作者、参与者是如何将历届活动做得出新出彩的?近日,记者与活动组委会成员、省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向军,成都市郫都区纪委监委信息中心主任代坤原,自贡市委政法委干部程怡秦进行了对话。

组织者:要反映社会公众的价值追求

记者:今年的“510(我要廉)”活动有什么特色?

向军:本届活动的主题是“清风暖巴蜀 廉洁护民心”,这是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背景下,确定的思路和理念——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的价值理念,更要反映社会公众对廉洁精神、廉洁规范、廉洁风尚的价值追求。遵循这一理念,我们在具体活动的谋划上,更侧重“守规矩、正风气”主题的表达。

记者:4年来,“510(我要廉)”活动征集到廉洁文化作品上万部,参与者覆盖全省,为何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很高?历届活动的举办,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

向军:首先得益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各种类型的作品征集评选到清廉主题的演讲比赛等,体现了分类分层开展廉洁教育的理念。比如,活动中,细分行业领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逐步覆盖了政法、高校、医疗、国企等重点行业领域;同时注重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廉洁教育,开展“青廉说”系列演讲比赛、举办新提拔省管干部及家属“家庭助廉”活动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区域、部门乃至全社会行动起来,将廉洁理念融入方方面面,共同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创作者:优质作品要切中主题准确表达

记者:在每一届“510(我要廉)”活动中,短视频作品的竞争都很激烈,而成都市郫都区纪委监委的作品都有所斩获,脱颖而出的秘诀是什么?

代坤原:从历届作品评选结果就能看出,创作最重要的是紧扣主题、准确表达。比如,去年的主题是“普规普纪”,我们围绕六项纪律中的组织纪律这个点,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创作了《朱副书记“转正”记》,既提醒党员干部遵规守纪,也让干部群众广泛知晓、参与监督。

记者:作为一种廉洁文化的表达方式,短视频越来越普遍,社会公众期待也越来越高,如何保证持续输出?

代坤原:一方面,随着当前“大抓基层”的持续深入,县乡纪检监察机构的办案质效和监督质效显著提升,来自基层的丰富办案经验以及监督成效,给予了我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另一方面,成都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功能区就坐落在郫都区,这里还有多所影视类高等院校,场地、人才等为我们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与者:在行动中感悟“廉洁”这份责任

记者:每一届“510(我要廉)”活动,都鼓励年轻干部走上讲台说清廉、谈感悟。您认为“讲”的意义是什么?

程怡秦:首先,我在整理讲稿时,总是会问自己“有没有做到严守底线、依法行权”,只有做到问心无愧,我才能自信地讲出来。其次,我认为讲出来的过程,不仅是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也是对未来的自己作出承诺——“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

记者:相信您也听了不少别人讲的故事,在“听”与“讲”之间,您感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程怡秦:从这些故事中,我感受到崇尚廉洁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人们对公正、透明、诚信的追求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目标。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深感“廉洁”是一份责任,只有在前行的道路上以身作则,把清正廉洁作为底线要求,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记者:夏芯)

编辑人员:赵华文

四川:持续擦亮“510”品牌 让廉洁文化建设一直“冒热气”

发布时间:2025-05-12 来源:四川日报 字体大小: 分享至:

2025年5月12日,《四川日报》廉洁四川·要闻版刊发《持续擦亮“510”品牌 让廉洁文化建设一直“冒热气”》。

“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已征集到来自100所高校的500余件作品,“廉话万家传”家庭家教家风随手拍活动已征集到省内外短视频作品400余件……目前,四川省第四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第一阶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2022年起,四川省“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以下简称“510(我要廉)”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4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以举办“510(我要廉)”活动为契机,集中推出一批冒热气、接地气、抵人心的廉洁文化建设成果,并采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不断培塑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4月30日,“廉动政能量”政法系统清廉故事演讲比赛省级单位赛区预赛举行。(四川高院供图)

挖掘资源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甘孜州泸定县再次迎来旅游高峰。当地依托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整合全县红色景观,精心开发了一条廉洁教育路线,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让人们在欣赏美景、重温历史的同时,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四川革命文化场景众多,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在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四川把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做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终保持清廉政治本色。

巴中市平昌县以刘伯坚纪念馆为核心,打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红色文化长廊、军民鱼水情雕塑、星火长廊等,同时将平昌县英烈纪念园、红云台战斗遗址等分散地标串点成线,形成了集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泸州市对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的武器、印章、标语、宣传画等300余件文物进行整理和影像制作,并挖掘出《香炉里的银元》《种铜元》等31个廉洁故事,拍摄《一枚戒指》等微视频,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往事焕发新活力,引发当地干部群众广泛共鸣。

不仅如此,四川还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资阳市乐至县纪委监委把清廉村居建设作为提高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打造“典型引廉、活动育廉、指尖督廉、公开亮廉”四廉模式,引领村民遵纪守法、崇尚廉洁、友爱互助,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遂宁市蓬溪县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书法之乡文化资源、清官廉吏典型事迹以及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建成书苑、旷继勋纪念馆、蓬溪家风馆等廉洁教育阵地,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创新形式 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继去年首演成功后,近日,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再登剧场,吸引逾1.6万人次观看。

该话剧以清代名臣丁宝桢担任四川总督的10年为背景,展现其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缮都江堰等历史功绩。舞台上,配合极具感染力的场景和音乐,演员们将主人公不畏强权、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廉洁文化精品力作,并非一枝独秀。大型廉洁川剧《草鞋县令》斩获文华大奖后开启全国巡演,先后登上7省市的艺术大舞台;宜宾市打造的大型红廉话剧《雾中灯塔》、情景杂技剧《兵工厂》等优秀剧目入选多个国家级展演,获得多个省级奖项。

经过多年沉淀,四川廉洁文化建设已形成既富有巴蜀韵味,又兼具形式创新的时代表达。

内江市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进乡村”活动,举办廉洁书画摄影作品巡展,发挥当地特色,创作廉洁木偶剧、清廉川剧等作品;乐山市夹江县深入挖掘竹纸制作技艺、夹江年画等非遗项目中蕴含的“廉洁因子”,通过展播非遗传承人家风视频、举办“送廉进万家”画年画等活动,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适应传播新趋势,四川大力实施廉洁文化基地“数字化”工程,创新打造“云”上廉洁展厅,将全省廉洁文化基地以VR全景的形式搬到网上,让广大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沉浸式观展。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形态的廉洁文化作品不断涌现。今年3月,省纪委监委在“廉洁四川”公众号上推出《撕开腐败行为“隐身衣”》系列原创短剧,剖析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突出表现、严重危害,警醒广大党员干部敬畏知止。此外,该公众号还开设短视频账号,推出数百部富有网感的短视频,推动廉洁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联动各方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共建共享

5月10日,“邮票里的家与国”主题展览在天府家风馆开展,1000余枚珍稀邮品编织成一幅跨越时空的家风图谱,让观众在方寸之间感受家风文化的世代传承。据悉,展览的邮票很大一部分是向市民征集而来。

在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四川注重全社会动员,由点及面、串珠成线,从党政机关到各行各业,不断激发廉洁文化内生动力,实现共建共享。

近期,省纪委监委牵头,各级各单位正因地制宜开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廉洁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比如,全省政法系统举行“廉动政能量”清廉故事演讲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或激情澎湃,展现政法干警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或温婉细腻,娓娓道来政法工作中的温情与坚守。

与此同时,“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也在全省大中小学展开。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层层选拔,挑选出8个廉洁思政课作品进行赛课展示,近200名师生现场观摩。凉山州冕宁县25名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廉洁主题精心设计课程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彩的互动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将廉洁理念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

此外,四川还坚持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廉洁文化土壤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名人家风故事,选树先进典型,打造“天府好家规”等主题品牌活动,将勤、廉、德、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把家风建设作为砥砺品行的“磨刀石”。

攀枝花市聚焦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等关键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廉洁教育,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广元市利州区从退休干部、“最美家庭”、教师中聘任12位家风宣讲员,组建机关家风宣讲队,在诸多重要节点进行全区巡讲。成都市锦江区联动家校社企政等多元力量,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家风主题活动,不断激活优良家风生命力,营造崇廉尚德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曾晖 夏芯)

访谈

如何让历届活动出新出彩

——对话“510(我要廉)”活动组织者创作者参与者

四川省“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以下简称“510(我要廉)”活动]已连续4年举办,吸引全省干部群众广泛参与。

组织者、创作者、参与者是如何将历届活动做得出新出彩的?近日,记者与活动组委会成员、省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向军,成都市郫都区纪委监委信息中心主任代坤原,自贡市委政法委干部程怡秦进行了对话。

组织者:要反映社会公众的价值追求

记者:今年的“510(我要廉)”活动有什么特色?

向军:本届活动的主题是“清风暖巴蜀 廉洁护民心”,这是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背景下,确定的思路和理念——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的价值理念,更要反映社会公众对廉洁精神、廉洁规范、廉洁风尚的价值追求。遵循这一理念,我们在具体活动的谋划上,更侧重“守规矩、正风气”主题的表达。

记者:4年来,“510(我要廉)”活动征集到廉洁文化作品上万部,参与者覆盖全省,为何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很高?历届活动的举办,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

向军:首先得益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各种类型的作品征集评选到清廉主题的演讲比赛等,体现了分类分层开展廉洁教育的理念。比如,活动中,细分行业领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逐步覆盖了政法、高校、医疗、国企等重点行业领域;同时注重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廉洁教育,开展“青廉说”系列演讲比赛、举办新提拔省管干部及家属“家庭助廉”活动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区域、部门乃至全社会行动起来,将廉洁理念融入方方面面,共同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创作者:优质作品要切中主题准确表达

记者:在每一届“510(我要廉)”活动中,短视频作品的竞争都很激烈,而成都市郫都区纪委监委的作品都有所斩获,脱颖而出的秘诀是什么?

代坤原:从历届作品评选结果就能看出,创作最重要的是紧扣主题、准确表达。比如,去年的主题是“普规普纪”,我们围绕六项纪律中的组织纪律这个点,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创作了《朱副书记“转正”记》,既提醒党员干部遵规守纪,也让干部群众广泛知晓、参与监督。

记者:作为一种廉洁文化的表达方式,短视频越来越普遍,社会公众期待也越来越高,如何保证持续输出?

代坤原:一方面,随着当前“大抓基层”的持续深入,县乡纪检监察机构的办案质效和监督质效显著提升,来自基层的丰富办案经验以及监督成效,给予了我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另一方面,成都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功能区就坐落在郫都区,这里还有多所影视类高等院校,场地、人才等为我们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与者:在行动中感悟“廉洁”这份责任

记者:每一届“510(我要廉)”活动,都鼓励年轻干部走上讲台说清廉、谈感悟。您认为“讲”的意义是什么?

程怡秦:首先,我在整理讲稿时,总是会问自己“有没有做到严守底线、依法行权”,只有做到问心无愧,我才能自信地讲出来。其次,我认为讲出来的过程,不仅是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也是对未来的自己作出承诺——“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

记者:相信您也听了不少别人讲的故事,在“听”与“讲”之间,您感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程怡秦:从这些故事中,我感受到崇尚廉洁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人们对公正、透明、诚信的追求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目标。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深感“廉洁”是一份责任,只有在前行的道路上以身作则,把清正廉洁作为底线要求,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记者:夏芯)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