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聚力奋进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四川观察

近日,我省已全面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八项规定”,这早已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经过十多年的久久为功,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近年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四川如何将“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八项规定”又何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来看记者的报道。

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正式出台,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省委、省政府结合四川实际,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对改进调查研究、联系指导基层等工作进行进一步完善。十二届省委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学习领会,以上率下,始终以一以贯之的态度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通过制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加强十二届省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召开省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省委警示教育会等多种形式,四川全方位抓好党内集中教育,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相结合,示范引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和砥砺作风贯通起来。

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 刘文罡:我省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督查,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纠治,公开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我省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围绕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全省多地专门推出具体办法,让新风正气更加深入人心。在南充,当地专门推出“企业宁静日”制度,要求当地任何部门每月1至20号原则上不得自行组织到企业开展检查、调研工作,并且规定调研要以研究问题、解决困难为导向。

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闫俊:明显感受到政务服务变好了,审批周期变短了,检查频率变低了。

在达州,当地推出“清牌减证”行动,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取消一批证明事项,切实减少“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

达州市开江县新宁镇穿心店村村民 旷文卫:以前要办个医疗报销还需要我们到村上开脱贫户身份证明、收入证明,在村上和医保中心来回跑。现在只需要在村上写个申请就能办理。

围绕深入纠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省常态化开展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的督查,同时专门印发《四川省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要求领导干部作表率,引领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我省多地还推出“‘码’上举报”平台,在人流密集处张贴举报二维码,发动群众共同监督。

巴中市南江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张盛林:这样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我们还联合市场监督等部门组成督查组,深入酒店、茶楼等地明察暗访。我们就是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来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

眼下,全省各地还将“智慧监督”融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实践中,用“一张网”推动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隐形变异问题的线上实时监督。

遂宁市安居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夏礼:以往我们对公务用车的监督主要还是依靠群众举报和明察暗访,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我们通过智慧监督,也极大提高了我们的监督效能。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我省还不断织密制度“笼子”,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建设“回头看”、连续四年实施“纪委书记盯粮库”行动等一项项举措,持续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近日,省委对我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弄清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有哪些、隐形变异的作风顽疾有哪些、如何防范和纠治。这项长期有效的铁规矩,将持续引领四川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省委党校教授 禹竹蕊:通过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能够不断加深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良好习惯和氛围,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发展之年,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我们要以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久久为功、化风成俗,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作者:刘国庆 刘彦君 代尊洪

编辑人员:赵华文

以优良作风聚力奋进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四川观察 字体大小: 分享至:

近日,我省已全面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八项规定”,这早已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经过十多年的久久为功,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近年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四川如何将“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八项规定”又何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来看记者的报道。

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正式出台,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省委、省政府结合四川实际,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对改进调查研究、联系指导基层等工作进行进一步完善。十二届省委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学习领会,以上率下,始终以一以贯之的态度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通过制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加强十二届省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召开省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省委警示教育会等多种形式,四川全方位抓好党内集中教育,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相结合,示范引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和砥砺作风贯通起来。

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 刘文罡:我省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督查,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纠治,公开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我省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围绕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全省多地专门推出具体办法,让新风正气更加深入人心。在南充,当地专门推出“企业宁静日”制度,要求当地任何部门每月1至20号原则上不得自行组织到企业开展检查、调研工作,并且规定调研要以研究问题、解决困难为导向。

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闫俊:明显感受到政务服务变好了,审批周期变短了,检查频率变低了。

在达州,当地推出“清牌减证”行动,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取消一批证明事项,切实减少“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

达州市开江县新宁镇穿心店村村民 旷文卫:以前要办个医疗报销还需要我们到村上开脱贫户身份证明、收入证明,在村上和医保中心来回跑。现在只需要在村上写个申请就能办理。

围绕深入纠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省常态化开展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的督查,同时专门印发《四川省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要求领导干部作表率,引领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我省多地还推出“‘码’上举报”平台,在人流密集处张贴举报二维码,发动群众共同监督。

巴中市南江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张盛林:这样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我们还联合市场监督等部门组成督查组,深入酒店、茶楼等地明察暗访。我们就是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来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

眼下,全省各地还将“智慧监督”融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实践中,用“一张网”推动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隐形变异问题的线上实时监督。

遂宁市安居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夏礼:以往我们对公务用车的监督主要还是依靠群众举报和明察暗访,存在发现难、取证难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我们通过智慧监督,也极大提高了我们的监督效能。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我省还不断织密制度“笼子”,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建设“回头看”、连续四年实施“纪委书记盯粮库”行动等一项项举措,持续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近日,省委对我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弄清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有哪些、隐形变异的作风顽疾有哪些、如何防范和纠治。这项长期有效的铁规矩,将持续引领四川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省委党校教授 禹竹蕊:通过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能够不断加深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良好习惯和氛围,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发展之年,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我们要以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久久为功、化风成俗,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作者:刘国庆 刘彦君 代尊洪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