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请鉴定公司办理的房屋安全鉴定证书,有的可以办理营业执照,有的却不能办理……竟有如此怪事?偏偏凉山州会理市个体经营户吴大姐就遇上了。
2024年5月,吴大姐来到市场监督管理所办理营业执照,却吃了“闭门羹”。
“你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存在问题,暂时不能为你办理这项业务。”
“都是按照你们要求的流程走的,为什么不能办,我怎么做生意嘛?”看到其他人顺利办理了营业执照,万般无奈的吴大姐径直向会理市纪委监委设置的“监督在身边•有事找纪检”流动接访站反映自己的遭遇。
“大姐您不要着急,有什么事情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我们按要求做了房屋安全鉴定,花了钱现在却无法办理营业执照,是不是办证工作人员有意为难……”
接到群众反映,会理市纪委监委随即组织工作组开展核实了解。
“群众按要求做了房屋安全鉴定,为什么还是不能办理营业执照呢?”
“不能办理的原因是他们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存在问题……”面对工作人员的问询,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道出了问题所在,原来,在此之前市场监管局就收到市公安局的工作提示:某鉴定机构涉嫌造假,正在进行侦查处置,要求对持该机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群众暂缓办理营业执照。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名册上就是有这个机构,现在又说这个机构出的房屋安全鉴定不合格,我们到底该相信谁?”工作人员将了解到的情况向吴大姐反馈,吴大姐当场提出质疑。
工作人员发现她所说的确实不假,该机构确实在《会理市房屋安全鉴定进场机构登记名册》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带着疑问,工作组再次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相关情况。
“你们提供的《会理市房屋安全鉴定进场机构登记名册》中,有一家机构涉嫌造假,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在资质审核的时候没有发现吗?”
“是我的问题,当时他们来审核资质的时候给我送了钱和礼品,碍于面子我在登记备案工作中就没有认真核实和严格审核把关,导致涉假机构进入名册……”面对工作组的询问,眼看事情瞒不住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安站相关经办人员向核查组坦白了事情的真相。
会理市纪检监察干部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查了解涉案房屋二次鉴定推进情况。(付廷江 摄)
原来,公安机关通报的涉假鉴定机构是某团伙冒充的,该团伙通过私刻某公司(具备房屋安全鉴定资质)的印章、制作相关虚假资料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安站提请房屋安全鉴定资质备案,并在此过程中给予相关工作人员好处以求放松审核,成功冒用其他公司名义骗取备案登记,顺利进入了《会理市房屋安全鉴定进场机构登记名册》。后来,该团伙在其他单位开展房屋安全鉴定的过程中露出破绽,被公安机关抓获。
发现其中还涉及相关部门公职人员风腐问题后,会理市纪委监委立即组织人员力量开展审查调查,并联合公安机关双线出击、协同办案。在进一步调查中,还发现该涉假团伙通过向基层干部送礼、给予“返点”的方式,让少数村组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向农户宣传推荐相关鉴定业务,导致2469户群众上当受骗、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无效。
最终,市纪委监委立案查处相关部门人员13人,组织处理2人,公安机关对涉案团伙人员进行立案侦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有资质的鉴定公司对相关群众重新开展房屋安全鉴定。截至目前,2469户涉案房屋已全部完成二次鉴定,鉴定排查率达100%。
“我们反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真的感谢你们,不然不仅鉴定费要打水漂,营业执照也办不好!”几经波折后问题得到解决,吴大姐喜笑颜开。
去年以来,会理市纪委监委以“有事找纪检”为切口深入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持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工作理念,通过设立廉情驿站、开展串门走访、街头问政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和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收集、转办、督办”以及问题“受理、办理、反馈”台账,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推动群众关心关注的“烦心事、揪心事”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快查快处,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已发现问题线索208条,立案167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55个。(作者:廖羿鸣 张燕霞)
编辑人员:白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