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天府行 | “三公开”晒出脱贫攻坚公信力
发布时间:2020-10-29
来源:廉政瞭望

1603942301460071.png

美姑县洒库乡乐美社区的公示公开栏


金阳县派来镇农地坪村的村委会主任阿力此黑没有想到,四年前他抱着侥幸心理“算计”来的3万元扶贫资金,会在四年后被村民们“挖”了出来,并且还要如数归还。

时隔四年的陈年旧账还能被清算,农地坪村村支书吃此利作觉得,这得益于“三公开”制度。“三公开”是在以往村务公开的基础上,由县乡村三级对涉及扶贫资金项目有关信息,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和“谁分配、谁公开,谁使用、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坚持全面主动、真实及时、分级分类做好公告公示。

去年以来,凉山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市县、乡、村三级把“三公开”作为深化“明目行动”的重要内容,对扶贫领域资金项目来源、数额、分配、进度等“应晒尽晒”,消除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让贫困群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公开中发现问题

阿力此黑犯的错误,要从村民阿力拉土说起。

2016年,金阳县按照彝家新寨的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全覆盖。2013年被纳入贫困户的阿力拉土,自然也就被村两委纳入了彝家新寨建设的名单中。

可是,修建彝家新寨需要花费8万元,对他而言,即使有政府补贴的3万块,还是“有些贵”。加之了解到彝家新寨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能同时享受,想到自己一直在外务工,阿力拉土就主动放弃了前者,等着易地扶贫搬迁。

得知阿力拉土的这一抉择后,阿力此黑心生一计,觉得“这么好的机会,浪费可惜了”。随即他把妻子的银行卡号填在了阿力拉土申请彝家新寨项目的表格中。2016年8月,这张卡里收到了建房补助款3万元,并用于自家房屋修缮。到了年底,阿力此黑80平米的新房修好之后,他还领取了阿力拉土名下的彝家新寨配套物资“四件套”、电视机和太阳能热水器。

回想起自己当时的贪念,阿力此黑坦言,正是因为村民们对政策不知情,才让自己有了空子可以钻。

一晃三年多过去,等着享受易地搬迁政策的阿力拉土,在村里公示的易地扶贫搬迁名单中没找到自己的名字,一问之下才发现自己的名额竟然被用掉了。

“多亏了公示公开,我才知道自己原本该享有的政策被别人顶替了。”而随着阿力此黑冒领贫困户补助款一事的曝光,阿力拉土也终于盼来了本该享受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前阿力此黑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对于在公开中发现的问题,金阳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刘健告诉记者,“为了做好‘三公开’这篇文章,县纪委监委一直在督促相关部门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县级项目、资金在县四套班子内部进行实时公开,在当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分期分批公开;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在乡镇一级党委、政府和人大进行实时公开;推动扶贫款物发放标准,惠民惠农资金申请、审核和发放等情况在村里进行每季度公开。由此,实现了涉农扶贫政策资金信息从涉农部门到乡镇、到村社再到农户的全流程公开。”

昭觉县纪委监委则要把落实“三公开”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实行台账管理,对“三公开”情况每半月一汇总、每月一督促、每季度一上报。对应公开而未公开、未按要求及时公开、公开不到位不具体的,及时约谈提醒。

公开中保证公平

“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阳光扶贫’,现在回过头来看,公开的工作实际上还有一些没到位,有的地方搞假公开、选择性公开,让公开流于形式。‘一卡通’管理中的问题,涉农保险保费补贴中的问题,以及扶贫领域工程项目中的问题,都暴露出了这方面的短板。”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称。

为此,除了通过“三公开”发现线索、解决问题,凉山州各市县也在通过“三公开”的实践,积极探索如何保证公平,维护群众的利益,给群众带来获得感。

“自从阿力此黑的案件曝光后,村民们对信息公开都很上心。”吃此利作告诉记者,今年7月,金阳县给所有贫困村的非贫困户送温暖,开展“微心愿”活动,给每一户1000元的额度购买居家用品。接到通知后,吃此利作就立刻在全村的微信群发了消息,又把相关公告张贴了出来。

今年49岁的阿术此火一看到消息,就去询问相关信息,最后买了沙发、柜子和床。没多久,阿术此火就发现自己和其他村民购买物品的价格也被公示了出来。“现在收到信息很及时,而且买了什么大家都能看到,一点都不担心少了自己那一份儿。”阿术此火说。

对于“三公开”带来的好处,美姑县牛牛坝乡北辰社区的阿合阿作也身有体会。

阿和阿作在社区的彝族刺绣工作坊上班,她在9月中旬公示的记工表中发现,自己所制的绣品数目少计了几件,于是找到社区纪委书记反映。经过核实后发现确属计件有误,很快,她当月少发的工资就到了账。

对于成功“捍卫”自己的工作成果,阿和阿作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发工资前都会公示,大家都服气,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不能输’,工作起来更加有劲儿!”

公开中完善制度

对于这项才开展没多久的工作,美姑县洒库乡的一名工作人员坦言,“刚开始的时候,摸不清公开的尺度,公开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工作公示了好几次,有的工作又不小心落下了。”

记者了解到,针对上述困惑,以及在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各部门不重视、选择性公开、应付式公开的问题,省纪委监委坚持把“三公开”作为硬性工作要求,作为凝聚监督合力、遏制微腐败的重要方法和路径,督促指导21个市(州)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梳理完善公开“模板”,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这个点”,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常态化公开。

凉山州州委通过常委会商议,建立了扶贫开发、财政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县(市)主抓落实,纪委监委督促推动的工作机制。目前,凉山州扶贫开发局按资金项目类别制定县、乡、村公告公示标准模板23个,供各级参照执行。

“目前全州各县(市)、乡(镇)扶贫资金项目的分配、管理、使用,要向同级人大、政协通报,并通过微信群向‘两代表一委员’公告公示,还要利用‘一卡通’大数据监管平台对70余亿元惠民惠农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在线公示。村一级梳理扶贫资金项目情况,通过‘村村响’村民小组微信群进行点对点公告公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凉山州各县还在不断创新公开渠道,比如宁南县就借助“民生扶贫移民”大数据平台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实时在线公示;会理县向参加县“两会”的代表、委员发放扶贫资金公告公示手册,将4800余万元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抄送人大、政协70余人次;喜德县则充分利用散布在全县各公共场所的LED显示屏开展公告公示。(史珮瑾)

编辑人员:肖杨

清风天府行 | “三公开”晒出脱贫攻坚公信力

发布时间:2020-10-29 来源:廉政瞭望 字体大小: 分享至:

1603942301460071.png

美姑县洒库乡乐美社区的公示公开栏


金阳县派来镇农地坪村的村委会主任阿力此黑没有想到,四年前他抱着侥幸心理“算计”来的3万元扶贫资金,会在四年后被村民们“挖”了出来,并且还要如数归还。

时隔四年的陈年旧账还能被清算,农地坪村村支书吃此利作觉得,这得益于“三公开”制度。“三公开”是在以往村务公开的基础上,由县乡村三级对涉及扶贫资金项目有关信息,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和“谁分配、谁公开,谁使用、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坚持全面主动、真实及时、分级分类做好公告公示。

去年以来,凉山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市县、乡、村三级把“三公开”作为深化“明目行动”的重要内容,对扶贫领域资金项目来源、数额、分配、进度等“应晒尽晒”,消除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让贫困群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公开中发现问题

阿力此黑犯的错误,要从村民阿力拉土说起。

2016年,金阳县按照彝家新寨的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全覆盖。2013年被纳入贫困户的阿力拉土,自然也就被村两委纳入了彝家新寨建设的名单中。

可是,修建彝家新寨需要花费8万元,对他而言,即使有政府补贴的3万块,还是“有些贵”。加之了解到彝家新寨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能同时享受,想到自己一直在外务工,阿力拉土就主动放弃了前者,等着易地扶贫搬迁。

得知阿力拉土的这一抉择后,阿力此黑心生一计,觉得“这么好的机会,浪费可惜了”。随即他把妻子的银行卡号填在了阿力拉土申请彝家新寨项目的表格中。2016年8月,这张卡里收到了建房补助款3万元,并用于自家房屋修缮。到了年底,阿力此黑80平米的新房修好之后,他还领取了阿力拉土名下的彝家新寨配套物资“四件套”、电视机和太阳能热水器。

回想起自己当时的贪念,阿力此黑坦言,正是因为村民们对政策不知情,才让自己有了空子可以钻。

一晃三年多过去,等着享受易地搬迁政策的阿力拉土,在村里公示的易地扶贫搬迁名单中没找到自己的名字,一问之下才发现自己的名额竟然被用掉了。

“多亏了公示公开,我才知道自己原本该享有的政策被别人顶替了。”而随着阿力此黑冒领贫困户补助款一事的曝光,阿力拉土也终于盼来了本该享受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前阿力此黑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对于在公开中发现的问题,金阳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刘健告诉记者,“为了做好‘三公开’这篇文章,县纪委监委一直在督促相关部门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县级项目、资金在县四套班子内部进行实时公开,在当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分期分批公开;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在乡镇一级党委、政府和人大进行实时公开;推动扶贫款物发放标准,惠民惠农资金申请、审核和发放等情况在村里进行每季度公开。由此,实现了涉农扶贫政策资金信息从涉农部门到乡镇、到村社再到农户的全流程公开。”

昭觉县纪委监委则要把落实“三公开”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实行台账管理,对“三公开”情况每半月一汇总、每月一督促、每季度一上报。对应公开而未公开、未按要求及时公开、公开不到位不具体的,及时约谈提醒。

公开中保证公平

“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阳光扶贫’,现在回过头来看,公开的工作实际上还有一些没到位,有的地方搞假公开、选择性公开,让公开流于形式。‘一卡通’管理中的问题,涉农保险保费补贴中的问题,以及扶贫领域工程项目中的问题,都暴露出了这方面的短板。”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称。

为此,除了通过“三公开”发现线索、解决问题,凉山州各市县也在通过“三公开”的实践,积极探索如何保证公平,维护群众的利益,给群众带来获得感。

“自从阿力此黑的案件曝光后,村民们对信息公开都很上心。”吃此利作告诉记者,今年7月,金阳县给所有贫困村的非贫困户送温暖,开展“微心愿”活动,给每一户1000元的额度购买居家用品。接到通知后,吃此利作就立刻在全村的微信群发了消息,又把相关公告张贴了出来。

今年49岁的阿术此火一看到消息,就去询问相关信息,最后买了沙发、柜子和床。没多久,阿术此火就发现自己和其他村民购买物品的价格也被公示了出来。“现在收到信息很及时,而且买了什么大家都能看到,一点都不担心少了自己那一份儿。”阿术此火说。

对于“三公开”带来的好处,美姑县牛牛坝乡北辰社区的阿合阿作也身有体会。

阿和阿作在社区的彝族刺绣工作坊上班,她在9月中旬公示的记工表中发现,自己所制的绣品数目少计了几件,于是找到社区纪委书记反映。经过核实后发现确属计件有误,很快,她当月少发的工资就到了账。

对于成功“捍卫”自己的工作成果,阿和阿作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发工资前都会公示,大家都服气,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不能输’,工作起来更加有劲儿!”

公开中完善制度

对于这项才开展没多久的工作,美姑县洒库乡的一名工作人员坦言,“刚开始的时候,摸不清公开的尺度,公开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工作公示了好几次,有的工作又不小心落下了。”

记者了解到,针对上述困惑,以及在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各部门不重视、选择性公开、应付式公开的问题,省纪委监委坚持把“三公开”作为硬性工作要求,作为凝聚监督合力、遏制微腐败的重要方法和路径,督促指导21个市(州)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梳理完善公开“模板”,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这个点”,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常态化公开。

凉山州州委通过常委会商议,建立了扶贫开发、财政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县(市)主抓落实,纪委监委督促推动的工作机制。目前,凉山州扶贫开发局按资金项目类别制定县、乡、村公告公示标准模板23个,供各级参照执行。

“目前全州各县(市)、乡(镇)扶贫资金项目的分配、管理、使用,要向同级人大、政协通报,并通过微信群向‘两代表一委员’公告公示,还要利用‘一卡通’大数据监管平台对70余亿元惠民惠农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在线公示。村一级梳理扶贫资金项目情况,通过‘村村响’村民小组微信群进行点对点公告公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凉山州各县还在不断创新公开渠道,比如宁南县就借助“民生扶贫移民”大数据平台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实时在线公示;会理县向参加县“两会”的代表、委员发放扶贫资金公告公示手册,将4800余万元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抄送人大、政协70余人次;喜德县则充分利用散布在全县各公共场所的LED显示屏开展公告公示。(史珮瑾)

编辑人员:肖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