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贬实褒,为看似贬低、实则变相吹捧。部分党员干部提批评意见也存在这种情况,如批评他人“不顾身体、经常加班加点”“吹毛求疵审材料,标点都不放过”。之所以如此,表面上看是囿于好人主义思想,怕说真话得罪人,但从深层次看是党性原则不强、对组织和同志不负责。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杜绝似贬实褒提意见,推动党员干部坦诚以待、勇于揭短。
增进沟通了解,破除“提不出意见”。解决同志之间交流少、不熟悉的问题,可以推动意见的提出。将单位同志之间的交流、凝聚纳入组织建设内容,通过开展支部、工会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共同学习、合力攻坚中相互熟悉,成为亲密的战友,把“埋头苦干不问他人”转变为“推心置腹熟悉彼此”,形成说真话、拧成一股绳的好作风。以学习教育为契机,鼓励党员干部开诚布公,营造相互熟悉、彼此了解的氛围,达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效果。实行内部轮岗交流,打破部门界限,让单位同事在工作中了解彼此,相互批评时准确提出意见,打破“你不了解我,我不熟悉你”的尴尬境地。
推动思想统一,破除“不愿提意见”。打破党员干部“好人主义”“一团和气”的思想桎梏,才能营造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的良好环境。大力发掘主动提意见、为事业出“点子”的正面案例和先进典型,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让党员干部看到提意见不仅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能够得到认可、尊重,还能推动事业发展,从而养成主动建言、畅所欲言的良好习惯。建立完善“意见提出—采纳受理—问题整改—情况反馈”机制,明确整改时限、成果要求等,对提出的意见照单全收,将问题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提出者,定期调度整改推进情况,让意见、问题都能被认真对待,有效提高党员干部提意见、讲真话的积极性。
强化组织保护,破解“不敢提意见”。打破“三缄其口”局面、锻造“直言不讳”作风,就要强化政治教育,通过系统学习党史,赓续红色基因,充分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传家宝,来自于党性,来自于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建设“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机关文化,鼓励党员干部以事实为依据大胆发声,打消怕事后报复,或对方严厉批评自己的顾虑,让说真话、办实事蔚然成风;引导党员干部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对事后“算账”“穿小鞋”的情况进行严肃教育、动真处置,切实保护作风正派、敢说真话的党员干部,为担当者担当。(作者:陈军)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