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而群众身边的消极腐败现象又多缘起于基层干部。正所谓抽薪方止沸、斩草须除根,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途径,便在于基层干部的“自我革命”。
竭心为民,摒弃“官本”主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脍炙人口的言论看似崇尚知识,可其深层内涵中却无不彰显着“以官为本,以权为纲”思想。部分基层干部卯足了劲想当官,但胸中却毫无为民情怀,总是想着“升官发财”,从而导致“蝇贪”泛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来自于人民的权利,也终将用于服务人民,只有基层干部皆保以“不辞辛苦出山林,只愿苍生俱饱暖”的理想信念,才能根除“追名逐利,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
干事为民,遏制“利己”心理。党的干部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部分基层干部当官却只想做“老爷”,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当官只管谋私利,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当官只图享清闲,身在岗位却不解决群众所望。“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合格的基层干部理应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筑牢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最终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获得经得起历史沉淀的好口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务实为民,杜绝“过客”思想。所谓干部,“干”字当在头,而“实”字应为本。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便秉承着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再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精神在党的发展历史中处处都熠熠生辉。基层干部在为民服务过程中若只是“打空枪”而不付诸实践,纵使再完美的企划也是空中楼阁,再宏伟的蓝图也是镜花水月,徒徒损害群众利益,贻误发展良机,阻碍社会进步。只有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为人民服务,讲实话、出实招、做实事、务实效,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长久拥护,推动党和国家的发展行稳致远。(作者:吴垠昕)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