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全面从严治党吹响新号角之际,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植树之道省身强己,培根固本、迎风向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丽篇章植育风清气正的清廉“防护林”。
以“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的履职担当为“土”,深扎为民“根”。种树者必培其根,植廉者必树其能。想让苗木成活成材,必须培土制水,让树根舒展,汲取养料,才能为日后的成材成林打下基础。想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和能力培养,才能为推动党的纪律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打牢坚实基础。作为执纪者,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定扛起新时代维护党的先进纯洁的政治责任,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履职担当,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贯彻为民理念、践行群众路线,在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最前面,不断提高执纪履职能力,练就敢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将危害党和人民的腐败现象彻底铲除。
以“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的果敢坚毅为“剪”,勤修贪腐“枝”。朽枝不除,祸及根本。苗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病害,伤及枝叶,如果不及时清除,往往危及全木。同样的,党内一些被贪婪“细菌”感染的腐败分子虽然只是极少数,但若不及时清理,势必侵害群众利益,危害党的形象和执政根基。这些“病害”往往躲在旮旯犄角,很难被人发现,却常常利用职务之便“雁过拔毛”“吃拿卡要”。对此,纪检监察干部要保持高度警惕,敢于与其针锋相对,在铲除腐败滋生温床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坚决防范“腐枝”败党风、毁公信、失民心,不给腐败现象和行为留下丝毫生存之机和立足之地。
以“心如朗月连天净,性似寒潭彻底清”的政治品格为“肥”,涵育清廉“林”。树无肥不长,人无廉不立。苗木不施肥就会生长缓慢,党员干部不经常接受廉洁教育洁净内心就有防线松动、思想滑坡的风险。要经常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学习,把廉洁奉公作为为政之本、修身之要、立德之基的“养料”,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廉洁自律根基,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真正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同时,以警示教育给广大干部常施“警醒之肥”,通过以案释纪、以案施教的方式,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激活全身“廉洁细胞”,让廉洁之“树”向阳生长、蔚然成林,在新时代反腐新征程上植绘靓丽廉景。(作者:付廷江)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