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有个“临时纪委”
发布时间:2020-12-23
来源:绵阳市纪委监委

“前线帮扶工作成效很明显,但帮扶干部分散在昭觉县47个乡镇、270个村,纪律作风建设如何得以保障?”这是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委在援助昭觉县脱贫奔康中发现的情况。

“援助昭觉是省委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现在前线有200多名干部参与援助工作,纪律作风建设必须跟上。”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伟斩钉截铁地说道。为此,涪城区援彝前线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并在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批准下成立了临时纪委。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之基

成立了组织,选择人员是摆在临时纪委面前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对200余名援彝干部的工作履历、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综合评判,最终,圈定了5名政治过硬、且有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援彝干部兼任临时纪委委员,搭建起了临时纪委工作架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临时纪委虽是临时机构,但我们必将按照涪昭两地纪委赋予的职责,将脱贫攻坚纪律作风要求落到实处。”临时纪委书记魏赵津介绍道。临时纪委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完善临时纪委内部运行制度和干部管理机制,推动临时纪委工作制度体系配套完备,确保履职有据可依、切实有效。

临时纪委坚持把党的纪律建设放在第一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确保把党的领导贯穿在援彝工作始终。为做好监督工作,临时纪委坚持每周“充电”,开设“委员学习班”,发挥信访、监督、审查调查等方面专长,各委员既当师傅又当徒弟,在集体学习中不断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

强化纪律教育,绷紧廉洁之弦

纪律教育是临时纪委工作的重心,但分散在各乡镇、村(社区)的援彝干部,很难聚到一起开展集中教育。为此,临时纪委借助微信群、QQ群、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发布警示案例和纪律条款,发送廉洁提醒,定期视频连线援彝干部,交流心得体会。

1608690322425075.jpg 

在援彝前线组织援彝干部进行廉政测试(石青华  摄)

 

“衣火土哈、沙马阿合二人以‘车马费’‘辛苦费’名义违规向外迁户收取费用,违反群众纪律,分别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看到微信群通报的典型案例,涪城援彝干部、火普村第一书记曾远旭说,这些身边的典型案例让自己感触很深,作为第一书记,要以案为鉴,时刻提醒守住底线、带好队伍、服务群众。

除开日常的“咬耳扯袖”,临时纪委还利用援彝干部集中的机会,开展警示教育,先后组织到西昌法纪教育中心参观学习、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演讲比赛、组织廉政知识测试等,经常性敲警钟。“通过参观学习和思想汇报,我感受到纪律和责任就在身边。”挂职昭觉县竹核乡党委副书记周正在参观完警示教育基地后,发自肺腑地说道。

 1608690334696864.jpg

组织援彝干部前往西昌法纪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林煌迪  摄)

 

强化监督职能,筑牢安全之线

“建议下一步将监督重点放在帮扶实施的教育和卫生项目上……”这是临时纪委专题会议上,纪委委员集中研究监督工作的缩影。临时纪委秉持“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原则,既做好配合昭觉县纪委的协同监督,又发挥对援彝干部熟悉的优势,结合帮扶工作积极跟进监督。

1608690346917930.jpg 

涪、昭两地纪检监察干部联合开展入户走访和项目建设情况监督检查(林煌迪  摄)

 

“敌日阿牛,你申请的用于半细毛羊养殖产的2.4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到位没有?”“到位了,到位了!”按照昭觉县“明目行动”安排,临时纪委书记魏赵津、昭觉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长阿苦子夫,负责比尔乡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和兑现情况监督。像这种到贫困户家中核实情况,已经成为了临时纪委干部的常态工作。

临时纪委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以安全住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9大类155个帮扶项目为主体的专项监督,为涪城区投入的1.52亿元帮扶资金装上了“安全锁”。

1608690359969991.jpg 

两地纪检监察干部在梳理“明目行动”中收集的问题线索情况(林煌迪  摄)

 

强化严管厚爱,凝聚援彝之力

监督有力度、关爱有温度,临时纪委在监督中发现,援彝干部远离故乡和家人,长期奋战在扶贫一线,组织给予他们人文关怀更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在多方调研后,临时纪委组织开展了“一封援彝家书”活动,推动组建“音乐”“体育”“摄影”等兴趣小组,努力用组织的“暖心”换来援彝干部的“舒心”。同时,充分发挥贴近前线、贴近干部的特点,建立纪委牵头、委员包片机制,准确掌握援彝干部个体状况,实打实地解决干部后顾之忧。

1608690374498473.jpg 

援彝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查看帮扶成效(林煌迪  摄)

 

“张书记,刚刚在特布洛乡走访时,你们党支部的潘知先一直坚守在一线,但家里亲属一直在住院,要多关心一下。”走访中了解到,援彝干部家属生病住院不能照看的现象比较普遍,干部心里既有内疚也有疙瘩。为此,临时纪委主动联系涪城区卫健局,对接搭建援彝干部家属“绿色通道”,建立医疗咨询、专家会诊等制度,主治医生和援彝干部“一对一”连线,让一线干部放下包袱、心无旁骛投身工作。

“除了在生活上关心关爱干部,在事业上的关心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魏赵津介绍说,临时纪委将脱贫攻坚作为淬炼和检验干部的“主战场”,出具党风廉政意见时充分考虑干部的现实德才表现,先后为5名提拔重用、20名表彰先进干部的党风廉政意见“把关”,让援彝干部切切实实感受到组织的暖暖情谊。(作者:石青华)

编辑人员:王婧杰

千里之外有个“临时纪委”

发布时间:2020-12-23 来源:绵阳市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前线帮扶工作成效很明显,但帮扶干部分散在昭觉县47个乡镇、270个村,纪律作风建设如何得以保障?”这是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委在援助昭觉县脱贫奔康中发现的情况。

“援助昭觉是省委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现在前线有200多名干部参与援助工作,纪律作风建设必须跟上。”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伟斩钉截铁地说道。为此,涪城区援彝前线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并在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批准下成立了临时纪委。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之基

成立了组织,选择人员是摆在临时纪委面前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对200余名援彝干部的工作履历、工作岗位、工作能力综合评判,最终,圈定了5名政治过硬、且有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援彝干部兼任临时纪委委员,搭建起了临时纪委工作架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临时纪委虽是临时机构,但我们必将按照涪昭两地纪委赋予的职责,将脱贫攻坚纪律作风要求落到实处。”临时纪委书记魏赵津介绍道。临时纪委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完善临时纪委内部运行制度和干部管理机制,推动临时纪委工作制度体系配套完备,确保履职有据可依、切实有效。

临时纪委坚持把党的纪律建设放在第一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确保把党的领导贯穿在援彝工作始终。为做好监督工作,临时纪委坚持每周“充电”,开设“委员学习班”,发挥信访、监督、审查调查等方面专长,各委员既当师傅又当徒弟,在集体学习中不断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

强化纪律教育,绷紧廉洁之弦

纪律教育是临时纪委工作的重心,但分散在各乡镇、村(社区)的援彝干部,很难聚到一起开展集中教育。为此,临时纪委借助微信群、QQ群、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发布警示案例和纪律条款,发送廉洁提醒,定期视频连线援彝干部,交流心得体会。

1608690322425075.jpg 

在援彝前线组织援彝干部进行廉政测试(石青华  摄)

 

“衣火土哈、沙马阿合二人以‘车马费’‘辛苦费’名义违规向外迁户收取费用,违反群众纪律,分别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看到微信群通报的典型案例,涪城援彝干部、火普村第一书记曾远旭说,这些身边的典型案例让自己感触很深,作为第一书记,要以案为鉴,时刻提醒守住底线、带好队伍、服务群众。

除开日常的“咬耳扯袖”,临时纪委还利用援彝干部集中的机会,开展警示教育,先后组织到西昌法纪教育中心参观学习、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演讲比赛、组织廉政知识测试等,经常性敲警钟。“通过参观学习和思想汇报,我感受到纪律和责任就在身边。”挂职昭觉县竹核乡党委副书记周正在参观完警示教育基地后,发自肺腑地说道。

 1608690334696864.jpg

组织援彝干部前往西昌法纪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林煌迪  摄)

 

强化监督职能,筑牢安全之线

“建议下一步将监督重点放在帮扶实施的教育和卫生项目上……”这是临时纪委专题会议上,纪委委员集中研究监督工作的缩影。临时纪委秉持“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原则,既做好配合昭觉县纪委的协同监督,又发挥对援彝干部熟悉的优势,结合帮扶工作积极跟进监督。

1608690346917930.jpg 

涪、昭两地纪检监察干部联合开展入户走访和项目建设情况监督检查(林煌迪  摄)

 

“敌日阿牛,你申请的用于半细毛羊养殖产的2.4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到位没有?”“到位了,到位了!”按照昭觉县“明目行动”安排,临时纪委书记魏赵津、昭觉县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长阿苦子夫,负责比尔乡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和兑现情况监督。像这种到贫困户家中核实情况,已经成为了临时纪委干部的常态工作。

临时纪委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以安全住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9大类155个帮扶项目为主体的专项监督,为涪城区投入的1.52亿元帮扶资金装上了“安全锁”。

1608690359969991.jpg 

两地纪检监察干部在梳理“明目行动”中收集的问题线索情况(林煌迪  摄)

 

强化严管厚爱,凝聚援彝之力

监督有力度、关爱有温度,临时纪委在监督中发现,援彝干部远离故乡和家人,长期奋战在扶贫一线,组织给予他们人文关怀更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在多方调研后,临时纪委组织开展了“一封援彝家书”活动,推动组建“音乐”“体育”“摄影”等兴趣小组,努力用组织的“暖心”换来援彝干部的“舒心”。同时,充分发挥贴近前线、贴近干部的特点,建立纪委牵头、委员包片机制,准确掌握援彝干部个体状况,实打实地解决干部后顾之忧。

1608690374498473.jpg 

援彝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查看帮扶成效(林煌迪  摄)

 

“张书记,刚刚在特布洛乡走访时,你们党支部的潘知先一直坚守在一线,但家里亲属一直在住院,要多关心一下。”走访中了解到,援彝干部家属生病住院不能照看的现象比较普遍,干部心里既有内疚也有疙瘩。为此,临时纪委主动联系涪城区卫健局,对接搭建援彝干部家属“绿色通道”,建立医疗咨询、专家会诊等制度,主治医生和援彝干部“一对一”连线,让一线干部放下包袱、心无旁骛投身工作。

“除了在生活上关心关爱干部,在事业上的关心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魏赵津介绍说,临时纪委将脱贫攻坚作为淬炼和检验干部的“主战场”,出具党风廉政意见时充分考虑干部的现实德才表现,先后为5名提拔重用、20名表彰先进干部的党风廉政意见“把关”,让援彝干部切切实实感受到组织的暖暖情谊。(作者:石青华)

编辑人员:王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