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非遗传承润童心 廉洁育人筑品行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夏末初秋,绿竹葱茏、蝉声和鸣。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行进,山路尽头,一座青瓦白墙的百年老宅掩映在翠竹中。不远处,清脆的劈竹声和孩童的欢笑声交织,回荡在竹林深处。

在乐山市夹江县马村镇状元造纸坊院坝前,来自草堂小学西区分校的师生们正在造纸坊坊主陈秀君的带领下,学习古法造纸中砍竹取麻这道工序。

“做人就跟造纸一样,要先剔除掉被笋子虫咬过的农壳或腐烂的竹麻,洗掉杂质,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张白净的宣纸。”陈秀君一边教孩子们如何捶打竹麻,一边讲到。

夹江县有着“蜀纸之乡”的美誉。陈秀君是夹江竹纸制作技艺13代非遗传承人,她们婆媳三代经营的状元造纸坊申报为研学基地后,不仅受到本地学子热捧,外地学子也慕名而来,每年要接待中外游客、全龄段学生约3万人。

陈秀君告诉大家,自从公公和丈夫两代“顶梁柱”相继离世后,夫家技艺险些失传,在婆婆的鼓励下,她和儿媳恒心坚持,始终把“匠心传承、恒心坚守”的百年祖训铭记于心,经过潜心钻研,才得以将古法技艺不断创新并延续下来。

陈秀君(左二)指导学生们在新造的夹江宣纸上作廉画。(王程 摄)

“陈秀君既是夹江县好家风代表之一,又是非遗传承人,我们把家风文化植入非遗研学活动中,尝试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好家风家庭,亲身实地感受家风恒久的深刻意义。”夹江县纪委常委曹渝梅说,这种“非遗+家风”的模式,打破了好家风停留在纸上、视频中的传统,由“扁平化”单向传播向“立体化”互动传播转变。

“做一张纸真辛苦,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花好几个月,以后我要勤俭节约,从用纸开始。”“陈老师一家人很团结、坚持,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清峻不阿,我要向她学习。”……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经历了为期5天的“沉浸式”学习,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传承良好家风对塑造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正是陈秀君家庭将“以纸育人、成风化人”这一理念融入办学实践带来的独特魅力。

夹江县这一举措,是乐山市以好家风促校风带民风的一次生动实践。将非遗和家风有力结合,不断深化家风进校园的不只夹江县。五通桥区依托中国根书艺术馆“根苗”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搭建“非遗研学+家庭教育”立体式平台,举办“‘根’固桥乡文化‘书’写优良家风”宣传活动,以非遗文化迸发的感染力,带动大力弘扬好家风的氛围。

同样,在农业大县井研,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井研农民画”创始人饶绍清的家风故事广为传颂,该县借助“农民画进校园”主题活动,把“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耕读传家”“廉洁齐家”等家风元素和廉洁韵味入画,“浓墨重彩”地传播本土新时代家风正能量。

如今,重家教、立家规、扬家风已悄然成为全市师生、家长的共识。乐山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教育局,通过“嘉廉话”家书专题展、好家风舞台剧、家风馆“小小解说员”、“新时代好家长”评选等活动,掀起好风传家热潮,一个个好家规如沃霖,春风化雨般温润着千家万户。今年以来,乐山市已开展家风进校园系列活动400场,覆盖青少年35万人次,撰写家书5000余封。

“我们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注重家风建设,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激扬新社风。”乐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许静说。(作者:米明孚 刘星菂 王程)

编辑人员:曾铃琳

乐山市:非遗传承润童心 廉洁育人筑品行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夏末初秋,绿竹葱茏、蝉声和鸣。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行进,山路尽头,一座青瓦白墙的百年老宅掩映在翠竹中。不远处,清脆的劈竹声和孩童的欢笑声交织,回荡在竹林深处。

在乐山市夹江县马村镇状元造纸坊院坝前,来自草堂小学西区分校的师生们正在造纸坊坊主陈秀君的带领下,学习古法造纸中砍竹取麻这道工序。

“做人就跟造纸一样,要先剔除掉被笋子虫咬过的农壳或腐烂的竹麻,洗掉杂质,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张白净的宣纸。”陈秀君一边教孩子们如何捶打竹麻,一边讲到。

夹江县有着“蜀纸之乡”的美誉。陈秀君是夹江竹纸制作技艺13代非遗传承人,她们婆媳三代经营的状元造纸坊申报为研学基地后,不仅受到本地学子热捧,外地学子也慕名而来,每年要接待中外游客、全龄段学生约3万人。

陈秀君告诉大家,自从公公和丈夫两代“顶梁柱”相继离世后,夫家技艺险些失传,在婆婆的鼓励下,她和儿媳恒心坚持,始终把“匠心传承、恒心坚守”的百年祖训铭记于心,经过潜心钻研,才得以将古法技艺不断创新并延续下来。

陈秀君(左二)指导学生们在新造的夹江宣纸上作廉画。(王程 摄)

“陈秀君既是夹江县好家风代表之一,又是非遗传承人,我们把家风文化植入非遗研学活动中,尝试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好家风家庭,亲身实地感受家风恒久的深刻意义。”夹江县纪委常委曹渝梅说,这种“非遗+家风”的模式,打破了好家风停留在纸上、视频中的传统,由“扁平化”单向传播向“立体化”互动传播转变。

“做一张纸真辛苦,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花好几个月,以后我要勤俭节约,从用纸开始。”“陈老师一家人很团结、坚持,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清峻不阿,我要向她学习。”……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经历了为期5天的“沉浸式”学习,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传承良好家风对塑造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正是陈秀君家庭将“以纸育人、成风化人”这一理念融入办学实践带来的独特魅力。

夹江县这一举措,是乐山市以好家风促校风带民风的一次生动实践。将非遗和家风有力结合,不断深化家风进校园的不只夹江县。五通桥区依托中国根书艺术馆“根苗”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搭建“非遗研学+家庭教育”立体式平台,举办“‘根’固桥乡文化‘书’写优良家风”宣传活动,以非遗文化迸发的感染力,带动大力弘扬好家风的氛围。

同样,在农业大县井研,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井研农民画”创始人饶绍清的家风故事广为传颂,该县借助“农民画进校园”主题活动,把“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耕读传家”“廉洁齐家”等家风元素和廉洁韵味入画,“浓墨重彩”地传播本土新时代家风正能量。

如今,重家教、立家规、扬家风已悄然成为全市师生、家长的共识。乐山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教育局,通过“嘉廉话”家书专题展、好家风舞台剧、家风馆“小小解说员”、“新时代好家长”评选等活动,掀起好风传家热潮,一个个好家规如沃霖,春风化雨般温润着千家万户。今年以来,乐山市已开展家风进校园系列活动400场,覆盖青少年35万人次,撰写家书5000余封。

“我们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注重家风建设,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激扬新社风。”乐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许静说。(作者:米明孚 刘星菂 王程)

编辑人员:曾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