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一生辗转多地担任要职,始终坚守道义而忘却权势,勤勉为官而忘却私利,一心修德而忘却浮名,赢得了‘清贫太守’的千古美名……”
伴随着阵阵蝉鸣声,纪念文同诞辰1005周年暨诵读经典·传承良好家风主题活动在盐亭县永泰镇文同廉政广场拉开帷幕。据了解,本次活动的宗旨在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培育和传承以文同为代表先贤的优良家风,从文同的清廉品质和高尚人格中,汲取思想精髓和前行力量。
盐亭县纪委监委举行纪念文同诞辰诵读经典 传承良好家风主题活动。(刘思明 摄)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从政三十年,每到一处皆恤民事,皆有政绩,其勤廉的政治生涯正是他清正廉洁人生的真实写照,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盐亭人。而永泰镇,正是文同的故里,同时也是绵阳市廉洁文化基地——文同廉洁文化馆所在地。本次主题活动选址在永泰,就是为了深挖文同廉洁文化精神内核,不断夯实廉洁文化建设根基。
“文同的先祖是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当年文翁入蜀兴水利、办教育,改变了巴蜀的风气,也从此奠定了清正、尚文、爱民的文氏家风,正是在祖辈优良家风的影响下,文同一生清正为官、不求名利……”一句句激情昂扬的经典诵读深情地歌颂了这位清贫太守——文同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感人故事。时隔1005年,人们依旧能强烈感受到一代廉吏务实爱民的深厚情怀。虽是盛夏,但仿佛间,缕缕凉风沁人心脾,让这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更加活灵活现,令人回味无穷。
文润盐亭,清风同行。近年来,盐亭县纪委监委始终将廉洁家风建设作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以本土文同廉洁文化为依托,从正反结合、拓展阵地、创新形式等多个层面发力,通过开展清风互访、阵地倡廉、家庭助廉等多种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厚植家风土壤,以优良家风促党风带民风。而此次纪念文同诞辰1005周年暨诵读经典·传承良好家风主题活动,正是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家风建设的有力举措。
“这样融‘廉’于文的家风文化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能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作为本次活动的参演者之一,永泰镇与可小学教师汪玉梅深有感触,她表示,自己作为教师,更应该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去影响孩子们,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带动每个家庭的家风建设。
为持续扩大家风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除了深挖历史先贤的优良家风故事外,盐亭县纪委监委还联合妇联、教体、卫健、国资、国企等相关部门(单位),对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及家属分层分类开展特色鲜明的“好风传家”系列活动,通过发出一封廉洁倡议书、参观一批廉洁文化基地、观看一部廉洁影片、撰写一封廉洁家书、开展一次“最美家庭”创评、举行一场清廉主题交流会的“六个一”形式劲吹“廉风”,不断增强家风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化无形家风于有形传承,着力引导干部家属成为最美家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清廉家风书画展、家风经典诵读比赛、家风故事分享会等“好风传家”系列活动26场次,清风正气正在嫘祖故里不断充盈。
“以良好家风涵养廉洁奉公的时代新风,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盐亭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理主任康丹表示,新时代的家风建设,就是要把本土的廉洁家风资源用好、用足、讲深、讲透,让党员干部从历史先贤、革命先辈和新时代好家风中汲取养分、以规立家、修身齐家、以廉守家。(作者:米明孚 王荣 刘思明)
编辑人员:陈丽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