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暖民心|凉山州宁南县:“半路”被截的补贴款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并在乡镇(街道)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廉洁四川”特推出“清风暖民心”专栏,分“集中整治在行动”“有事找纪检”2个子栏目,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这是您家的补贴款,您清点一下金额对不对。”

“好,好!钱终于回来了,心里踏实了,感谢你们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近日,由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联合骑骡沟镇政府在红梁村召开的涉案款清退会现场,领到补贴款的杨大姐高兴地说道。

县纪委监委联合骑骡沟镇政府到红梁村向群众清退被冒领的马铃薯种植补贴款。(唐敏 摄)

时间回到今年年初,骑骡沟镇纪委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流动接访时,接访点刚搭好,便有几名群众围上来反映问题。

“我们几户一起申报了马铃薯种植补贴,都已经通过验收了,但一直没收到补贴款,你们能帮忙问问吗?”

“老乡,您先别着急,慢慢说。您说的马铃薯种植补贴具体是什么政策?你们一共有多少户参与申报?面积又有多少亩呢?”

“就是村组干部下来宣传的,2024年种植马铃薯连片50亩以上就可以申请补贴。我们一共有30户申报了,总共种了150亩……”

惠民惠农政策关系民生福祉。掌握相关情况后,镇纪委干部立即电话联系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得到的答复却让人心头一紧,2024年马铃薯种植补贴款已经发放完毕。

村民明明未收到钱,款项却已发放,钱去哪里了?其中是否又藏着什么猫腻?

为了查清事情事实,镇纪委工作人员随后来到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调取了发放名册仔细核对。

“种植并申报马铃薯补贴的群众明明有30户,但是补贴款发放名册却仅有8户,并且都不是实际种植的群众!”

镇纪委工作人员立即赶回镇政府,对相关资料进行细致查阅,并及时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监委。随后,县、镇两级纪委干部迅速组建联合核查组,通过调阅土地流转协议、种植验收报告、逐户走访种植户及相关村干部,发现种植申报农户和领取补贴农户完全不同。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负责马铃薯补贴登记工作的4组组长杨某某。

“你们组马铃薯补贴登记是你在负责吗?”核查组找到杨某某了解情况。

“是我在负责,名册已经交上去了。”

“申报户和补贴领取户的户数和信息怎么不一致呢?”

“这个我不清楚喃?我都是按照村上给我的名单去挨家挨户登记的。”

“但是据我们了解,你家并没有种植马铃薯,为什么你的信息会在补贴款发放名册里呢?”

“对不起啊,我错了……”面对核查组拿出的关键证据,一开始还妄图狡辩的杨某某卸下了伪装,声音颤抖地说道。

原来,红梁村150亩马铃薯种植面积顺利通过县农业农村局验收后,因种植农户都在4组,红梁村便安排杨某某负责登记补贴款发放名册。没想到杨某某却贪念作祟,将本人及7名亲友的信息登记入册并上报,“半路截留”了本该属于30户种植户的12万元补贴款。

最终,杨某某受到政务记大过处分,并被责令辞去组长职务。被冒领的补贴款全部退还至骑骡沟镇政府后,县纪委监委随即联合镇政府,在第一时间将款项如数返还到群众手中。

针对此次案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宁南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强化监管,组织开展对全县13个镇产业、养老等惠民惠农补贴项目拉网式排查,紧盯申报审核、公开公示、资金拨付、到户确认四大关键环节,督促完善落实村级初审、镇级业务部门复审、镇财政所核拨及县级部门动态监管工作机制。同时,建立镇村组干部履职负面清单,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流程图》,推动“微权力”运行规范化、可视化、阳光化,确保群众看得清楚、摸得明白、有效监督。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监督下沉、执纪前移”,通过“流动接访”巡村、“敲门行动”入户、“坝坝会”问需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并实施“精准建账—动态销号—跟踪回访”闭环管理,以监督执纪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截至目前,已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26个,立案203件,向群众清退返还资金1786万余元。作者:刘世丽 唐敏

编辑人员:赵华文

清风暖民心|凉山州宁南县:“半路”被截的补贴款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并在乡镇(街道)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廉洁四川”特推出“清风暖民心”专栏,分“集中整治在行动”“有事找纪检”2个子栏目,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这是您家的补贴款,您清点一下金额对不对。”

“好,好!钱终于回来了,心里踏实了,感谢你们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近日,由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联合骑骡沟镇政府在红梁村召开的涉案款清退会现场,领到补贴款的杨大姐高兴地说道。

县纪委监委联合骑骡沟镇政府到红梁村向群众清退被冒领的马铃薯种植补贴款。(唐敏 摄)

时间回到今年年初,骑骡沟镇纪委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流动接访时,接访点刚搭好,便有几名群众围上来反映问题。

“我们几户一起申报了马铃薯种植补贴,都已经通过验收了,但一直没收到补贴款,你们能帮忙问问吗?”

“老乡,您先别着急,慢慢说。您说的马铃薯种植补贴具体是什么政策?你们一共有多少户参与申报?面积又有多少亩呢?”

“就是村组干部下来宣传的,2024年种植马铃薯连片50亩以上就可以申请补贴。我们一共有30户申报了,总共种了150亩……”

惠民惠农政策关系民生福祉。掌握相关情况后,镇纪委干部立即电话联系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得到的答复却让人心头一紧,2024年马铃薯种植补贴款已经发放完毕。

村民明明未收到钱,款项却已发放,钱去哪里了?其中是否又藏着什么猫腻?

为了查清事情事实,镇纪委工作人员随后来到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调取了发放名册仔细核对。

“种植并申报马铃薯补贴的群众明明有30户,但是补贴款发放名册却仅有8户,并且都不是实际种植的群众!”

镇纪委工作人员立即赶回镇政府,对相关资料进行细致查阅,并及时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监委。随后,县、镇两级纪委干部迅速组建联合核查组,通过调阅土地流转协议、种植验收报告、逐户走访种植户及相关村干部,发现种植申报农户和领取补贴农户完全不同。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负责马铃薯补贴登记工作的4组组长杨某某。

“你们组马铃薯补贴登记是你在负责吗?”核查组找到杨某某了解情况。

“是我在负责,名册已经交上去了。”

“申报户和补贴领取户的户数和信息怎么不一致呢?”

“这个我不清楚喃?我都是按照村上给我的名单去挨家挨户登记的。”

“但是据我们了解,你家并没有种植马铃薯,为什么你的信息会在补贴款发放名册里呢?”

“对不起啊,我错了……”面对核查组拿出的关键证据,一开始还妄图狡辩的杨某某卸下了伪装,声音颤抖地说道。

原来,红梁村150亩马铃薯种植面积顺利通过县农业农村局验收后,因种植农户都在4组,红梁村便安排杨某某负责登记补贴款发放名册。没想到杨某某却贪念作祟,将本人及7名亲友的信息登记入册并上报,“半路截留”了本该属于30户种植户的12万元补贴款。

最终,杨某某受到政务记大过处分,并被责令辞去组长职务。被冒领的补贴款全部退还至骑骡沟镇政府后,县纪委监委随即联合镇政府,在第一时间将款项如数返还到群众手中。

针对此次案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宁南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强化监管,组织开展对全县13个镇产业、养老等惠民惠农补贴项目拉网式排查,紧盯申报审核、公开公示、资金拨付、到户确认四大关键环节,督促完善落实村级初审、镇级业务部门复审、镇财政所核拨及县级部门动态监管工作机制。同时,建立镇村组干部履职负面清单,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流程图》,推动“微权力”运行规范化、可视化、阳光化,确保群众看得清楚、摸得明白、有效监督。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监督下沉、执纪前移”,通过“流动接访”巡村、“敲门行动”入户、“坝坝会”问需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并实施“精准建账—动态销号—跟踪回访”闭环管理,以监督执纪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截至目前,已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26个,立案203件,向群众清退返还资金1786万余元。作者:刘世丽 唐敏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