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实践丨甘孜州:“三维”闭环 让警示教育直击人心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曾经的同事在镜头前哭着说‘对不起组织培养,对不起家人’,那一刻我突然发现,他犯的错并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差一点就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危险剧本’。”在甘孜州一场警示教育专题会后,一名基层干部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

近年来,甘孜州纪委监委把扎实开展警示教育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系统治理,形成“案例活教材+教育组合拳+治理长效方”三维闭环,让“案中人”的惨痛教训成为“身边人”的清醒良药,让“不想腐”的种子扎根党员干部心底。

案例库+活教材 警示教育资源精准滴灌

“曾经的同事在警示教育片中声泪俱下地忏悔,让我内心深受触动,原来贪腐离我们这么近……”在甘孜州巴塘县召开的警示教育专题会上,一部以该县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为主线的警示教育片《失守的青春》,让在场的党员干部陷入了沉思。片中,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出纳李某等人从“业务标兵”沦为“阶下囚”的堕落轨迹被逐一还原,李某沉迷彩票、挪用公款的细节触目惊心。

为破解警示教育案例“零散化”“碎片化”问题,甘孜州纪委监委整合纪检监察室、案管室、宣传部、案发单位、派驻机构五方力量,建立典型案例“会诊”机制,定期梳理整合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深入剖析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监管缺失等问题,强化以案促改的精准性,并分类建立州县两级警示案例资源库,动态更新,形成“一案一剖析、一类一警示”的资源矩阵。

甘孜州纪委监委依托案例资源库中交通、卫健、粮食、乡村振兴、工程、教育等系统典型案件,分级分类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指导相关县(市)纪委监委有针对性地利用负面典型,“点对点”开展警示教育。去年,甘孜县纪委监委围绕6名违纪违法公职人员典型案件,制作警示教育片《警钟》,并组织全县200余名重点岗位干部参加警示教育大会并观看警示教育片。不久后,该县一名乡会计到县纪委监委,主动交代自身违纪违法问题。

甘孜州甘孜县重点岗位人员警示教育大会现场。(曲吉达瓦 摄)

“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才能让党员干部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甘孜州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甘孜州纪委监委依托案例资源库,制作《越界》《乡村“蛀虫”》等警示教育片5部,制发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实录》3本9500册,覆盖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等多领域,形成“一案一警示、一片一震撼”的叠加效应。

沉浸式+互动式 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我自愿认罪认罚,希望组织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丹巴县法院庭审现场,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原局长赵某某哽咽陈述,让旁听的30名“身边人”感慨不已。

为打破传统“台上讲、台下听”单一模式的警示教育,甘孜州纪委监委从综合运用多种警示教育形式着手,积极探索“沉浸式”现场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现场体验+互动参与”增强代入感。

2024年4月,该州雅江县纪委监委组织全县130名“关键少数”开展“纪法铭记于心·清廉常伴于身”警示教育活动,深入甘孜监狱,“沉浸式”体验铁窗下的人生落差。

在活动中,党员干部穿过铁门、监控、警戒等层层“关卡”,走进生产车间、监舍、食堂等场所,详细了解服刑人员在监狱内的生活、生产、改造过程。两名职务犯罪人员现身说法,分别讲述了自己从一名奋发有为的年轻干部成长为领导干部后,因经受不住诱惑而逐渐蜕变,最终沦为阶下囚的历程,他们用痛心疾首的忏悔、发自肺腑的醒悟,表达着对组织、亲人的愧疚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让大家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思想警醒。

“通过‘高墙内’‘零距离’观摩使我深受警醒,也让我更加珍惜‘高墙外’的自由。”踏出监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不由感慨。

此外,甘孜州纪委监委还以“廉洁从政大家谈”促廉,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剖析、分享心得,谈感悟、谈问题;以“廉政家书润初心”助廉,通过撰写廉政家书、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将廉洁教育延伸至“八小时外”;以“廉政教育基地行”践廉,通过实地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廉政文化,让党员干部在“行走的课堂”中受警醒、明底线。

治标+治本 系统治理促长效

“如今全县学校严格执行‘双K宝’制度,所有报账项目须经县教体局复核通过后方能拨付资金,彻底破解了过去乡镇学校财务监管缺位、报账审核不严等问题。”近日,在甘孜州理塘县召开的全县教体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上,县教体局财务负责人谈到内控机制,表示有了可喜的变化。

此前,理塘县教体系统15名领导干部因违纪问题先后被查。该县纪委监委以系列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专题会议,运用通报案情、宣布处分决定、剖析发案根源等方式,释放全面从严纠治不正之风的强烈信号。

为有效推动形成“查处、整改、治理”的工作闭环,甘孜州纪委监委创新构建同步查办案件、查找问题、警示教育、督查整改、系统治理、主动说明问题的“六剂良方”工作模式。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围绕“堵塞制度漏洞、优化监管流程、强化干部教育、健全内部监督”等目标,同步开展治理。

“六剂良方”的核心是“惩、治、防”贯通。以甘孜州雅江县原人民医院院长柏某某腐败案为例,该县纪委监委在查处柏某某后,剖析案件背后的个性问题和普遍性情况,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组织全县医疗卫生领域围绕“医疗设备、药品采购、耗材采购”等全面排查,发现“采购程序不规范”“财务审核不严”“风险点预防监测不到位”等10余个制度漏洞、监管盲点,针对性地修订完善《招标管理办法》制度,健全职务权力监控、职业权力监督、供应商诚信监管、招标部门满意度评价等机制,将权力事项细化完善,堵住“暗箱操作”空间。

为确保整改“不悬空”,甘孜州纪委监委还建立“回头看”机制。州纪委监委统筹纪检监察室、案管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等力量,对粮食系统、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治理情况开展专项督查,通过定期调度、实地核查等方式,确保整改举措落地见效。

“警示教育不是终点,而是系统治理的新起点。”甘孜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通过“六剂良方”推动案发单位建立长效机制456项,党员干部主动说明问题60余人次。作者:李松梅 马雨

编辑人员:赵华文

探索与实践丨甘孜州:“三维”闭环 让警示教育直击人心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曾经的同事在镜头前哭着说‘对不起组织培养,对不起家人’,那一刻我突然发现,他犯的错并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差一点就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危险剧本’。”在甘孜州一场警示教育专题会后,一名基层干部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

近年来,甘孜州纪委监委把扎实开展警示教育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系统治理,形成“案例活教材+教育组合拳+治理长效方”三维闭环,让“案中人”的惨痛教训成为“身边人”的清醒良药,让“不想腐”的种子扎根党员干部心底。

案例库+活教材 警示教育资源精准滴灌

“曾经的同事在警示教育片中声泪俱下地忏悔,让我内心深受触动,原来贪腐离我们这么近……”在甘孜州巴塘县召开的警示教育专题会上,一部以该县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为主线的警示教育片《失守的青春》,让在场的党员干部陷入了沉思。片中,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出纳李某等人从“业务标兵”沦为“阶下囚”的堕落轨迹被逐一还原,李某沉迷彩票、挪用公款的细节触目惊心。

为破解警示教育案例“零散化”“碎片化”问题,甘孜州纪委监委整合纪检监察室、案管室、宣传部、案发单位、派驻机构五方力量,建立典型案例“会诊”机制,定期梳理整合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深入剖析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监管缺失等问题,强化以案促改的精准性,并分类建立州县两级警示案例资源库,动态更新,形成“一案一剖析、一类一警示”的资源矩阵。

甘孜州纪委监委依托案例资源库中交通、卫健、粮食、乡村振兴、工程、教育等系统典型案件,分级分类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指导相关县(市)纪委监委有针对性地利用负面典型,“点对点”开展警示教育。去年,甘孜县纪委监委围绕6名违纪违法公职人员典型案件,制作警示教育片《警钟》,并组织全县200余名重点岗位干部参加警示教育大会并观看警示教育片。不久后,该县一名乡会计到县纪委监委,主动交代自身违纪违法问题。

甘孜州甘孜县重点岗位人员警示教育大会现场。(曲吉达瓦 摄)

“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才能让党员干部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甘孜州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甘孜州纪委监委依托案例资源库,制作《越界》《乡村“蛀虫”》等警示教育片5部,制发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实录》3本9500册,覆盖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等多领域,形成“一案一警示、一片一震撼”的叠加效应。

沉浸式+互动式 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我自愿认罪认罚,希望组织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丹巴县法院庭审现场,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原局长赵某某哽咽陈述,让旁听的30名“身边人”感慨不已。

为打破传统“台上讲、台下听”单一模式的警示教育,甘孜州纪委监委从综合运用多种警示教育形式着手,积极探索“沉浸式”现场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现场体验+互动参与”增强代入感。

2024年4月,该州雅江县纪委监委组织全县130名“关键少数”开展“纪法铭记于心·清廉常伴于身”警示教育活动,深入甘孜监狱,“沉浸式”体验铁窗下的人生落差。

在活动中,党员干部穿过铁门、监控、警戒等层层“关卡”,走进生产车间、监舍、食堂等场所,详细了解服刑人员在监狱内的生活、生产、改造过程。两名职务犯罪人员现身说法,分别讲述了自己从一名奋发有为的年轻干部成长为领导干部后,因经受不住诱惑而逐渐蜕变,最终沦为阶下囚的历程,他们用痛心疾首的忏悔、发自肺腑的醒悟,表达着对组织、亲人的愧疚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让大家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思想警醒。

“通过‘高墙内’‘零距离’观摩使我深受警醒,也让我更加珍惜‘高墙外’的自由。”踏出监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不由感慨。

此外,甘孜州纪委监委还以“廉洁从政大家谈”促廉,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剖析、分享心得,谈感悟、谈问题;以“廉政家书润初心”助廉,通过撰写廉政家书、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将廉洁教育延伸至“八小时外”;以“廉政教育基地行”践廉,通过实地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廉政文化,让党员干部在“行走的课堂”中受警醒、明底线。

治标+治本 系统治理促长效

“如今全县学校严格执行‘双K宝’制度,所有报账项目须经县教体局复核通过后方能拨付资金,彻底破解了过去乡镇学校财务监管缺位、报账审核不严等问题。”近日,在甘孜州理塘县召开的全县教体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上,县教体局财务负责人谈到内控机制,表示有了可喜的变化。

此前,理塘县教体系统15名领导干部因违纪问题先后被查。该县纪委监委以系列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专题会议,运用通报案情、宣布处分决定、剖析发案根源等方式,释放全面从严纠治不正之风的强烈信号。

为有效推动形成“查处、整改、治理”的工作闭环,甘孜州纪委监委创新构建同步查办案件、查找问题、警示教育、督查整改、系统治理、主动说明问题的“六剂良方”工作模式。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围绕“堵塞制度漏洞、优化监管流程、强化干部教育、健全内部监督”等目标,同步开展治理。

“六剂良方”的核心是“惩、治、防”贯通。以甘孜州雅江县原人民医院院长柏某某腐败案为例,该县纪委监委在查处柏某某后,剖析案件背后的个性问题和普遍性情况,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组织全县医疗卫生领域围绕“医疗设备、药品采购、耗材采购”等全面排查,发现“采购程序不规范”“财务审核不严”“风险点预防监测不到位”等10余个制度漏洞、监管盲点,针对性地修订完善《招标管理办法》制度,健全职务权力监控、职业权力监督、供应商诚信监管、招标部门满意度评价等机制,将权力事项细化完善,堵住“暗箱操作”空间。

为确保整改“不悬空”,甘孜州纪委监委还建立“回头看”机制。州纪委监委统筹纪检监察室、案管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等力量,对粮食系统、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治理情况开展专项督查,通过定期调度、实地核查等方式,确保整改举措落地见效。

“警示教育不是终点,而是系统治理的新起点。”甘孜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通过“六剂良方”推动案发单位建立长效机制456项,党员干部主动说明问题60余人次。作者:李松梅 马雨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