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刚修好没多久就漏水,屋外流的到处都是……”
“施工那段时间我们人不在家,回来一看化粪池的粪便污水淹了一地……”
近年来,内江市威远县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程,鼓励农户新(改)建厕所、厕污共治,并对建设厕粪污管网、三格化粪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给予不超过1500元/户的补助。为确保这一惠民政策真正利民,不久前,山王镇纪委工作人员来到象鼻村,实地走访了解该村厕所改造情况,却接到不少群众反映改造的厕所“不得行”“质量撇”。
镇纪委走访后发现,该村部分改造后的厕所确实存在导粪管未接入、池体漏水、实施位置不合理等质量问题,群众十分不满。
“大娘,你家厕所改造好了吗?改造效果怎么样?”
“我们一家在外务工,哪里改造了厕所哦!”
对照项目资料上的厕所改造名单,镇纪委逐一走访。对于整户不在家的,则通过电话了解情况,却意外发现,除质量问题外,个别被改造厕所资料纯属捏造。
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为查清问题来由,镇纪委仔细“解剖”项目资料,详细了解项目承包、实施及拨款等情况,发现项目的施工方竟然是象鼻村负责村建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陈某。
陈某作为负责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其中是否存在问题?镇纪委决定立即找陈某开展谈话。
“你负责村建工作,改造后的厕所存在很多质量问题,你是否知晓?”
“改造的户数多,偶尔有一点质量问题也是正常的。”
“经我们调查,质量不合格的厕所数量占到了改造的三分之一,这也正常?还有,申报名单上显示改造了的厕所,群众却表示整户都不在家,根本没有申报过,这你又怎么解释?”
……
一开始,陈某极力逃避和掩饰,企图以模糊回答蒙混过关,但面对镇纪委的步步追问,陈某难以自圆其说,只能坦白自己在项目承揽中偷工减料以及制作虚假资料套取补贴的事实。
原来,陈某负责象鼻村无害化厕所改造项目有关工作时,眼见有利可图,便打起了从中牟利的“小算盘”。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未跟村“两委”通气的情况下,向山王镇隐瞒相关情况后,自己将厕所改造项目承包下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最大限度获取利润,使用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致使不少厕所出现质量问题。
由于村中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年人,书写困难,厕所改造的申报资料几乎都由陈某代为填写,于是陈某又打起了通过制作虚假资料套取补贴的“小九九”,他利用自己负责资料填写、村级验收等工作的便利,以农户名义制作虚假申报资料,并刻意规避验收,累计套取补贴资金1.35万元。
经查,2021年至2022年,象鼻村共实施厕所改造项目554户,其中183户质量不合格,16户为伪造资料申报的“假”信息。
最终,陈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套取的补贴资金被如数收缴,负有监管责任的2名镇干部受到组织处理。同时,镇纪委督促陈某对未按标准实施、修建地点不合理、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的厕所进行整改。案件查办后,山王镇成立日常巡查组,不定期对全镇户厕改造工程进行巡查10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0余个。
威远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山王镇风桠村了解厕所改造情况。(卜月秀 摄)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采取“室组地巡”联动方式,精准选取“小切口”,对“厕所革命”项目、农村公共运行维护资金、大豆种植补贴等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强化监督检查。重点围绕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等关键环节,实行问题线索“逐点过筛”的方式,着力发现其中存在的套取、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作者:李欣忆)
编辑人员: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