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整治涉农部门“站长”滥权 清除乡村振兴领域顽瘴痼疾
发布时间:2024-04-03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全区农业农村系统曾连续两年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然而,借项目审批搞权力寻租、借项目验收吃拿卡要等靠山吃山、滥权妄为问题屡禁不止,且大多发生在站(所、股)长身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进程。”近日,巴中市恩阳区纪委监委对该区农业农村系统开展政治生态研判,一份分析报告既直指该领域顽瘴痼疾的关键,又凸显出系统治理成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该区纪委监委扭住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资产监管、资源开发等重点,紧盯涉农部门“站长”权力运行状况,严查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持续释放强大的震慑力量,为乡村振兴清障助跑、保驾护航。

办案破题,找准切口系统查处

“区农业农村局饲草站原党支部书记、副站长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合谋骗取财政资金用于个人开支,涉嫌职务犯罪,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今年2月,该区纪委监委通报了10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李某案涉案人员则多达11人,在全区农业农村系统形成强大震慑。据相关办案人员介绍,单个饲料草料补贴项目体量小、资金少,实施简便,作为站长的李某授意相关企业编报项目资料,经其本人审批后便可顺利套取资金,且不易察觉。

对此,该区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思维,以点带面对涉农领域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进行条块分析、综合研判,找准“小切口”,打好“组合拳”,突出“系统治”,先后开展“水地路”专项整治、低收入群体就业补贴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等,深化运用“三层协作”机制,起底一批问题线索、查处一批典型问题。

“为了提高案件查办质效,我们因地制宜采取甄选‘关键一招’、开发小程序比对信息等方式,筛疑、排疑、查疑‘三步走’,既提高监督检查成案率,又提升案件查办精准度。”该区纪委常委阳东升介绍,该区共立案查处涉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9人,其中站(所、股)长则达16人,给予党纪政务重处分7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系统性腐败形势比较严峻

巴中市恩阳区纪委监委召开全区农业农村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彭亮摄)

剖案寻策,梳理起底短板弱项

涉农部门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先行军,而一些涉农部门站(所、股)长以权谋私现象反复发作,问题根源何在?该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对近三年查办的重点涉农部门“股级干部”案件,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剖析,梳理“站长”权力约束短板漏洞,寻找治理良策。

“涉农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以及种子种苗补贴等项目实施和补贴资金发放,不仅有上千万元的大项目,也有几万元的小项目,甚至还有几百元的单项补贴资金,且名目多、覆盖面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站(所、股)长极易优亲厚友、借机谋利。”该区纪委监委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董俊介绍,2023年,仅区农业农村局21个站(所、股)共实施项目50余个,兑现资金7000余万元,相关站(所、股)长均参与了项目审批、验收和资金拨付,风险防控难度较大。

董俊还指出,该区涉农领域党员干部大多属于专业技术型干部,长期未轮岗交流,长期与农业企业经营者交往,自由散漫的作风潜滋暗长,导致风腐交织成患。如,该区农业农村局项目办原负责人陈某,验收农业项目中,多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影响极其恶劣,移送司法机关后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涉农领域项目资金多、权力监管盲区大、管理干部不严、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造成站(所、股)长任性滥权,显然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绊脚石”。

循案促治,综合施治提升效能

案件查办具备最有效的治本功能。该区纪委监委结合各个站(所、股)长腐败案件剖析情况,循案回溯,围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督、深化纪法教育等措施,对涉农领域综合施策、系统施治,切实提升治理效能。

“我们深度研究不同岗位站(所、股)长违纪违法特征,抓住管人、管权、管钱三个关键点,结合违纪违法人员建议书,精准制定以案促改工作方案,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农项目编报、审批、决策、验收、资金管理等制度机制进行全流程完善,切实做到以严格制度约束站(所、股)长权力。”阳东升介绍,2023年,区农业农村、水利等6个涉农部门共完善制度24个。

在此基础上,该区纪委监委实施派驻一体化改革,对涉农部门实行综合派驻,运用“室组”联动机制,定期对各涉农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对中层干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纪律警示教育,常态提醒站(所、股)长规范用权、知醒知止。

“整治涉农领域‘站长’滥权,是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的重要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优良的作风保障乡村振兴高效推进。”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作者:王涵俊 肖荥槐)

编辑人员:曾铃琳

巴中市恩阳区:整治涉农部门“站长”滥权 清除乡村振兴领域顽瘴痼疾

发布时间:2024-04-03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全区农业农村系统曾连续两年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然而,借项目审批搞权力寻租、借项目验收吃拿卡要等靠山吃山、滥权妄为问题屡禁不止,且大多发生在站(所、股)长身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进程。”近日,巴中市恩阳区纪委监委对该区农业农村系统开展政治生态研判,一份分析报告既直指该领域顽瘴痼疾的关键,又凸显出系统治理成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该区纪委监委扭住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资产监管、资源开发等重点,紧盯涉农部门“站长”权力运行状况,严查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持续释放强大的震慑力量,为乡村振兴清障助跑、保驾护航。

办案破题,找准切口系统查处

“区农业农村局饲草站原党支部书记、副站长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合谋骗取财政资金用于个人开支,涉嫌职务犯罪,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今年2月,该区纪委监委通报了10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李某案涉案人员则多达11人,在全区农业农村系统形成强大震慑。据相关办案人员介绍,单个饲料草料补贴项目体量小、资金少,实施简便,作为站长的李某授意相关企业编报项目资料,经其本人审批后便可顺利套取资金,且不易察觉。

对此,该区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思维,以点带面对涉农领域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进行条块分析、综合研判,找准“小切口”,打好“组合拳”,突出“系统治”,先后开展“水地路”专项整治、低收入群体就业补贴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等,深化运用“三层协作”机制,起底一批问题线索、查处一批典型问题。

“为了提高案件查办质效,我们因地制宜采取甄选‘关键一招’、开发小程序比对信息等方式,筛疑、排疑、查疑‘三步走’,既提高监督检查成案率,又提升案件查办精准度。”该区纪委常委阳东升介绍,该区共立案查处涉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9人,其中站(所、股)长则达16人,给予党纪政务重处分7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系统性腐败形势比较严峻

巴中市恩阳区纪委监委召开全区农业农村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彭亮摄)

剖案寻策,梳理起底短板弱项

涉农部门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先行军,而一些涉农部门站(所、股)长以权谋私现象反复发作,问题根源何在?该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对近三年查办的重点涉农部门“股级干部”案件,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剖析,梳理“站长”权力约束短板漏洞,寻找治理良策。

“涉农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以及种子种苗补贴等项目实施和补贴资金发放,不仅有上千万元的大项目,也有几万元的小项目,甚至还有几百元的单项补贴资金,且名目多、覆盖面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站(所、股)长极易优亲厚友、借机谋利。”该区纪委监委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董俊介绍,2023年,仅区农业农村局21个站(所、股)共实施项目50余个,兑现资金7000余万元,相关站(所、股)长均参与了项目审批、验收和资金拨付,风险防控难度较大。

董俊还指出,该区涉农领域党员干部大多属于专业技术型干部,长期未轮岗交流,长期与农业企业经营者交往,自由散漫的作风潜滋暗长,导致风腐交织成患。如,该区农业农村局项目办原负责人陈某,验收农业项目中,多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影响极其恶劣,移送司法机关后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涉农领域项目资金多、权力监管盲区大、管理干部不严、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造成站(所、股)长任性滥权,显然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绊脚石”。

循案促治,综合施治提升效能

案件查办具备最有效的治本功能。该区纪委监委结合各个站(所、股)长腐败案件剖析情况,循案回溯,围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督、深化纪法教育等措施,对涉农领域综合施策、系统施治,切实提升治理效能。

“我们深度研究不同岗位站(所、股)长违纪违法特征,抓住管人、管权、管钱三个关键点,结合违纪违法人员建议书,精准制定以案促改工作方案,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农项目编报、审批、决策、验收、资金管理等制度机制进行全流程完善,切实做到以严格制度约束站(所、股)长权力。”阳东升介绍,2023年,区农业农村、水利等6个涉农部门共完善制度24个。

在此基础上,该区纪委监委实施派驻一体化改革,对涉农部门实行综合派驻,运用“室组”联动机制,定期对各涉农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对中层干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纪律警示教育,常态提醒站(所、股)长规范用权、知醒知止。

“整治涉农领域‘站长’滥权,是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的重要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优良的作风保障乡村振兴高效推进。”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作者:王涵俊 肖荥槐)

编辑人员:曾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