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专班 | 广安市邻水县:构建乡案县审“共同体” 守好案件质量“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4-01-22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2023年以来,广安市邻水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立案313件,其中:镇纪委立案193件,镇均立案7.7件;审结乡镇案件175件,案件审结平均天数有效压减至15天,退补率同比下降10%,无一起申诉复议……

这一组组数据,勾勒出邻水县不断夯实基层案件查办基础,稳步推动案件查办“质”“效”双提升的发展曲线。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以“理论+实战”主动领题、“指导+复盘”靶向破题、“协作+评查”共同答题的查审“一盘棋”协作制约机制,将责任意识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各环节。

邻水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跟班轮训干部在片区工作会上对典型案例进行复盘分析。(范秋 摄)

“理论+实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领题

“收到问题线索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将需要收集的证据材料一一罗列,并按照规范要求收集言证和书证。”在邻水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协作片区工作会上,兴仁镇纪委副书记包淑英当上“小老师”,讲解着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得与失。

包淑英坦言,这是兴仁镇首个一次性通过审理的案件,其转变得益于审理室的“实战”跟班轮训。2023年6月,该县纪委监委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实践镇纪委副书记参与案件审理跟班轮训制度,每月选派3至4名镇纪委副书记到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跟班学习,由案件审理室干部“一对一”开展指导。

针对以往跟班学习人员多是“打下手、跑跑腿”,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邻水县纪委监委实行“师傅带着审两周、独立自主审两案”轮训模式,让轮训人员全过程参与案件程序审批、证据审核、审理谈话、处分执行等工作。与此同时,案件审理室制定相对统一的案件审理标准,通过制作审理流程图、要素表,将程序手续、构成要件等内容格式标准化,让跟班轮训人员“按图索骥”,将精细规范的工作理念融入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着力提升跟班学习人员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

“身份从调查人员变成审理人员,换个角度看案件审查调查全过程,不仅迅速提高了审理技能,还能让我反观自身在审查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首批跟班轮训的包淑英感慨道,从前是等着被挑刺,现在是自己先“找茬”,破除了“我查你审”的路径依赖思维。

跟班轮训是选优育强“5+2+N”审理人才体系,构建“案件质量共同体”措施之一。除此以外,该县纪委监委不断丰富培训供给,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以及案件审理、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开设“审理课堂”,设置问答互动学、研讨交流学、案例讲评学等环节,通过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复盘”案件等形式,系统剖析基层办案人员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的误区和盲点,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法律法规运用能力与案件审查调查技巧,并定期开展业务测试以考促学。

截至目前,已开展跟班轮训6批次,累计培训镇纪委干部22人,开设“审理课堂”10期,复盘讲评典型案例24起,解答疑难问题11个。

“指导+规范”,以问题为蓝本靶向破题

“该违纪案件缺少任职材料,主体身份材料不准确、不全面,还缺少相关证人的证言,要尽快补充形成证据闭环。”2023年10月初,邻水县纪委监委审理室干部刘玉兵与基层案件查办巡回指导工作专班一同来到王家镇,逐卷审阅镇纪委自办案件,就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规等重点问题进行面对面业务指导。

这是邻水县纪委监委开展“送审下乡”,着力提高基层案件质量的一个片段。该县纪委监委在落实“乡案县审”的基础上,开展“送审下乡”活动,变“坐等候审”为“送诊上门”。据了解,案件审理室每月筛选1至2件正在审理且问题较多的乡镇案件,带案下乡、面对面指出案件办理中的症结,“手把手”指导如何整改。2023年以来,“送审下乡”活动已指导案件15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70余个。

“我们发现,乡镇自办案件主要存在办案流程不清、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樊浪如是说,这些问题虽然次次提,但依然反复犯,想要高效“破题”,必须有一套规范的标准。

打造“铁案工程”,不能仅靠审理部门“单打独斗”,而需要查审双方共同发力。为此,案件审理室会同案件监督管理室梳理汇总基层案件办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编印《案管提示》《审理提示》,从卷宗装订是否规范、移送材料是否齐全、立案依据是否合规合法、审查调查报告是否齐全等12项内容提出需要关注的重点,并对易错易混问题进行注释说明,帮助镇纪委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不断提高基层案件查办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邻水县纪委监委片区联系纪检监察室干部正在对椿木镇罗某某案件进行预审,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范秋 摄)

“协作+评查”,构建责任链条共同答题

“没想到调查组工作这么深入细致,我心服口服、认错认账,我愿意接受组织的任何处理。”在事实和证据面前,邻水县坛同镇天才门村支部书记蒋某惭愧低下了头。

近日,邻水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沈涛从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纳到问题定性方面,对坛同镇纪委送来的案件进行预审。“此前该案已由第三纪检监察协作片区初审。”沈涛介绍道,案件审理采取“三级审理”机制,他这里已是第二次“把关”,该镇纪委将对标问题清单再次进行补查补证后,才会将案卷送到案件审理室进行专审,这样的协作机制让乡镇自办案件常见易犯错误明显减少。最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证据链形成完整闭环,坛同镇天才门村支部书记蒋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思维,牢固树立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案件质量共同体意识,实行协作片区中心场镇初审、联系纪检监察室预审、案件审理室专审的“三级审理”机制,以“组团式”审理格局推动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等形成“一盘棋”体系,实现县乡纪检监察工作同向发力、一体推进。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仅要提升能力、压实责任,还要常态开展“质量检测”。“案件事实证据方面,主体身份材料缺少、不正确履职情况表述不准确,扣减6分;定性处理方面,定性与事实衔接不准确,扣减2分……”这是原凉山乡跳沟村干部甘某违纪案件经“每月每案”质量评查后反馈表上的问题意见。

据了解,“每月每案”质量评查由审理室、案管室、纪检监察室分工协作,采取百分评分制,对案件质量进行量化评查,针对评查中发现的个性问题,“点对点”反馈至承办案件部门,共性问题则梳理汇总形成《案件质量日常评查情况通报》,督促相关镇对标对表,举一反三整改完善,通过严把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管理规范等各道关口,倒逼工作标准统一、流程规范。2023年以来,通过“每月每案”质量评查共发现书证收集不全、条规适用不合理、定性处理不准确、案卷归档不完整等问题230余个,梳理汇总出4大类12个方面问题加以规范,退补率同比下降10%。(作者:王荣 吴艳 李晓亮)

编辑人员:曾铃琳

三个专班 | 广安市邻水县:构建乡案县审“共同体” 守好案件质量“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4-01-22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2023年以来,广安市邻水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立案313件,其中:镇纪委立案193件,镇均立案7.7件;审结乡镇案件175件,案件审结平均天数有效压减至15天,退补率同比下降10%,无一起申诉复议……

这一组组数据,勾勒出邻水县不断夯实基层案件查办基础,稳步推动案件查办“质”“效”双提升的发展曲线。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以“理论+实战”主动领题、“指导+复盘”靶向破题、“协作+评查”共同答题的查审“一盘棋”协作制约机制,将责任意识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各环节。

邻水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跟班轮训干部在片区工作会上对典型案例进行复盘分析。(范秋 摄)

“理论+实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领题

“收到问题线索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将需要收集的证据材料一一罗列,并按照规范要求收集言证和书证。”在邻水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协作片区工作会上,兴仁镇纪委副书记包淑英当上“小老师”,讲解着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得与失。

包淑英坦言,这是兴仁镇首个一次性通过审理的案件,其转变得益于审理室的“实战”跟班轮训。2023年6月,该县纪委监委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实践镇纪委副书记参与案件审理跟班轮训制度,每月选派3至4名镇纪委副书记到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跟班学习,由案件审理室干部“一对一”开展指导。

针对以往跟班学习人员多是“打下手、跑跑腿”,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邻水县纪委监委实行“师傅带着审两周、独立自主审两案”轮训模式,让轮训人员全过程参与案件程序审批、证据审核、审理谈话、处分执行等工作。与此同时,案件审理室制定相对统一的案件审理标准,通过制作审理流程图、要素表,将程序手续、构成要件等内容格式标准化,让跟班轮训人员“按图索骥”,将精细规范的工作理念融入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着力提升跟班学习人员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

“身份从调查人员变成审理人员,换个角度看案件审查调查全过程,不仅迅速提高了审理技能,还能让我反观自身在审查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首批跟班轮训的包淑英感慨道,从前是等着被挑刺,现在是自己先“找茬”,破除了“我查你审”的路径依赖思维。

跟班轮训是选优育强“5+2+N”审理人才体系,构建“案件质量共同体”措施之一。除此以外,该县纪委监委不断丰富培训供给,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以及案件审理、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开设“审理课堂”,设置问答互动学、研讨交流学、案例讲评学等环节,通过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复盘”案件等形式,系统剖析基层办案人员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的误区和盲点,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法律法规运用能力与案件审查调查技巧,并定期开展业务测试以考促学。

截至目前,已开展跟班轮训6批次,累计培训镇纪委干部22人,开设“审理课堂”10期,复盘讲评典型案例24起,解答疑难问题11个。

“指导+规范”,以问题为蓝本靶向破题

“该违纪案件缺少任职材料,主体身份材料不准确、不全面,还缺少相关证人的证言,要尽快补充形成证据闭环。”2023年10月初,邻水县纪委监委审理室干部刘玉兵与基层案件查办巡回指导工作专班一同来到王家镇,逐卷审阅镇纪委自办案件,就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规等重点问题进行面对面业务指导。

这是邻水县纪委监委开展“送审下乡”,着力提高基层案件质量的一个片段。该县纪委监委在落实“乡案县审”的基础上,开展“送审下乡”活动,变“坐等候审”为“送诊上门”。据了解,案件审理室每月筛选1至2件正在审理且问题较多的乡镇案件,带案下乡、面对面指出案件办理中的症结,“手把手”指导如何整改。2023年以来,“送审下乡”活动已指导案件15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70余个。

“我们发现,乡镇自办案件主要存在办案流程不清、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樊浪如是说,这些问题虽然次次提,但依然反复犯,想要高效“破题”,必须有一套规范的标准。

打造“铁案工程”,不能仅靠审理部门“单打独斗”,而需要查审双方共同发力。为此,案件审理室会同案件监督管理室梳理汇总基层案件办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编印《案管提示》《审理提示》,从卷宗装订是否规范、移送材料是否齐全、立案依据是否合规合法、审查调查报告是否齐全等12项内容提出需要关注的重点,并对易错易混问题进行注释说明,帮助镇纪委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不断提高基层案件查办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邻水县纪委监委片区联系纪检监察室干部正在对椿木镇罗某某案件进行预审,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范秋 摄)

“协作+评查”,构建责任链条共同答题

“没想到调查组工作这么深入细致,我心服口服、认错认账,我愿意接受组织的任何处理。”在事实和证据面前,邻水县坛同镇天才门村支部书记蒋某惭愧低下了头。

近日,邻水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沈涛从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纳到问题定性方面,对坛同镇纪委送来的案件进行预审。“此前该案已由第三纪检监察协作片区初审。”沈涛介绍道,案件审理采取“三级审理”机制,他这里已是第二次“把关”,该镇纪委将对标问题清单再次进行补查补证后,才会将案卷送到案件审理室进行专审,这样的协作机制让乡镇自办案件常见易犯错误明显减少。最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证据链形成完整闭环,坛同镇天才门村支部书记蒋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思维,牢固树立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案件质量共同体意识,实行协作片区中心场镇初审、联系纪检监察室预审、案件审理室专审的“三级审理”机制,以“组团式”审理格局推动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等形成“一盘棋”体系,实现县乡纪检监察工作同向发力、一体推进。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仅要提升能力、压实责任,还要常态开展“质量检测”。“案件事实证据方面,主体身份材料缺少、不正确履职情况表述不准确,扣减6分;定性处理方面,定性与事实衔接不准确,扣减2分……”这是原凉山乡跳沟村干部甘某违纪案件经“每月每案”质量评查后反馈表上的问题意见。

据了解,“每月每案”质量评查由审理室、案管室、纪检监察室分工协作,采取百分评分制,对案件质量进行量化评查,针对评查中发现的个性问题,“点对点”反馈至承办案件部门,共性问题则梳理汇总形成《案件质量日常评查情况通报》,督促相关镇对标对表,举一反三整改完善,通过严把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管理规范等各道关口,倒逼工作标准统一、流程规范。2023年以来,通过“每月每案”质量评查共发现书证收集不全、条规适用不合理、定性处理不准确、案卷归档不完整等问题230余个,梳理汇总出4大类12个方面问题加以规范,退补率同比下降10%。(作者:王荣 吴艳 李晓亮)

编辑人员:曾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