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我们更加重视对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以及资金拨付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实施规范、验收规范、账目规范,有效防范虚报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在宜宾市筠连县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专项治理工作会上,该县沐爱镇纪委书记杨健蜚谈到。
此事还得从2022年10月沐爱镇纪委收到的一封举报信说起。
在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专项治理工作问题线索征集渠道发布没多久,沐爱镇纪委就收到一封来自金銮村村民的举报信,信里指出村上文化院坝建设项目存在虚报套取资金问题,镇纪委随即对该问题展开核实调查。
在镇财政所查阅了该项目的报账资料后,镇纪委发现,该项目涉及的资金支出及填报均没有纰漏,“那么,是确有其事还是举报者恶意诬陷?”镇纪委的同志们起了疑心。
为查清事实,镇纪委干部直接奔赴金銮村提取项目实施相关资料,在一份《金銮村文化经费支出明细表》里发现仅存在一笔墙体粉刷和墙体美化费用,共计9550元,但该表实际报账金额却是4万元,那这相差的这3万余元怎么报上去的呢?
镇纪委立即成立初核组对问题线索进行初核,召集金銮村相关村组干部逐一进行谈话,详细了解相关情况。经过调查取证,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金銮村在建设文化院坝时并没有采购音响等设备,而是接受了当地某协会的友情赠送,将原预计采购音响等设备的费用找广告公司开具购买发票,和墙体美化费用套在一起报销了4万元,从而钻了采购的“空子”,成功套取项目资金3万余元。
“广告公司老板和我们都是熟人,也就没有拒绝……”面对证据,金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某自知掩盖不住,只有交代违纪事实。最终,金銮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某和其他4名涉事村干部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筠连县县乡两级纪委联合查看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资金台账。(何威 摄)
李某等人违纪问题的查处,是筠连县纪委监委“嵌入式”监督开展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专项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悉,为不漏掉“风险点”“可疑点”,筠连县纪委监委聚焦2019年以来全县范围内实施的村庄建设项目中立项、审批、发包、施工、验收及资金拨付等具体环节,将监督检查“嵌入”到专项治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以“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总结”推动专项治理下深水、见实效。
做实事前自查自纠。筠连县纪委监委深入县级职能部门,召开工作联席会,督促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梳理项目台账,形成自查自纠问题清单。
做细事中排查研判。充分利用“室组地”联动和片区协作机制,成立由县纪委书记挂帅,县纪委常委具体负责的工作专班,组建4个专项督查组,联动巡察、审计、派驻等监督力量“嵌入”一线,开展排查研判,深挖问题线索。
纪检监察干部实地测量查看产业路建设情况。(詹生勇 摄)
“针对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量多面广、线索难收集的实际,我们除了依托‘大美筠连’‘清廉筠连’等各类媒介资源发布‘码上举报’问题线索征集渠道,还把‘码上举报’贴到群众家门口,在全县172个村(社区)设立‘监测点’,选聘182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常态收集问题反映,为专项治理注入群众监督活力,截至目前,全网发布征集问题线索公告232次。”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做深事后结果运用。筠连县纪委监委坚持案件开道,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专项治理的落脚点,针对专项治理走过场、搞形式,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现象,深入县级部门、乡镇,严肃追责问责;针对干部弄虚作假、套取资金、规避招标等腐败问题,一方面督促案发单位以案促改、系统治理,另一方面督促各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履行行业监督监管职责,既规范审批流程要求又堵塞简易审批监管漏洞,以查纠整改推动建章立制,切实提高专项治理成效。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筠连县共梳理村庄建设项目1126个,涉及资金3.57亿元,开展监督检查27次,抽查项目79个,发现、起底问题线索46条,立案3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组织处理37人,追回问题资金18.51万元。(作者:肖雄 敬庄明 王稀)
编辑人员:曾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