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思政课 “声”动人心 “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作品征集收官
发布时间:2025-05-17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廉洁思政课 “声”动人心

“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作品征集收官

“苏东坡爱竹的雅,留下:‘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诗如其人,他为官四十年,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在地质学的宏大叙事中,岩石不仅是地球历史的书写者,更是精神品格的天然教科书……”

第四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启动以来,各市(州)和高校纷纷响应,围绕“廉洁家风”“廉洁典范”“廉洁史话”“廉洁案例”等主题,通过场馆教学、田野教学等形式,将廉洁教育与红色文化、地域特色、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大赛共征集到来自21个市(州)以及高校创作的廉洁思政课作品510余件,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及高校全学段。

“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紧抓思政课这一核心阵地,将清廉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青廉’后备军至关重要。”活动主办方表示,针对当前廉洁教育存在“形式较为单一、偏重说教”的问题,通过大赛探索多元化、沉浸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打破学段壁垒,构建“螺旋上升”的廉洁教育体系,使小学阶段的“养廉习”、初中阶段的“树廉观”与高中阶段“成廉感”及大学时期的“明廉理”形成连贯路径。

“如何打造廉洁教育的‘成都范式’,是我们下功夫思考努力的方向。”活动中,成都市教育局统筹全市各区县教育资源,构建“校馆社联动、分层分类培育”的工作体系,覆盖家风传承、红色基因、职业廉育等主题。

全省各地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将廉洁思政课设置由历史文本向青年认知创造性转化:有的思政课老师化身“时空解码者”,活化历史现场,阐释了“六廉”思想的三重境界与时代价值,讲述三苏“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等典故;有的结合课程大纲,深度挖掘郭沫若先生及其时代背景下廉洁人物的故事与精神,演绎“清风峻节”的时代价值。

省内各高校根据校园特色,多角度多方式开展廉洁思政课作品创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构建多维度清廉课程矩阵:通过课堂演绎帮助千年廉吏“活”起来,促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聚焦红色基因深度激活,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在实地走访调研中转化为“活历史”“活教材”“活榜样”,做到以红育廉、以红融廉、以红润廉。

接下来,大赛承办方将特邀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市(州)教科院专家及资深一线教师组成评审团,围绕课程设计的政治性、创新性、实践性、科学性、典型性五大维度,对征集到的作品开展多轮评议。专家组将通过盲审打分、集中研讨等方式,重点考察参赛作品在廉洁文化融入、教学形式突破、学生参与实效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最终评选出优秀思政课作品。6月起,优秀作品将在“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及省内主流媒体平台等进行展播,并全新打造指尖的云端课程。(作者:李雪 付兰珺)

编辑人员:赵华文

廉洁思政课 “声”动人心 “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作品征集收官

发布时间:2025-05-17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廉洁思政课 “声”动人心

“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作品征集收官

“苏东坡爱竹的雅,留下:‘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诗如其人,他为官四十年,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在地质学的宏大叙事中,岩石不仅是地球历史的书写者,更是精神品格的天然教科书……”

第四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廉课育新人”廉洁思政课大赛启动以来,各市(州)和高校纷纷响应,围绕“廉洁家风”“廉洁典范”“廉洁史话”“廉洁案例”等主题,通过场馆教学、田野教学等形式,将廉洁教育与红色文化、地域特色、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大赛共征集到来自21个市(州)以及高校创作的廉洁思政课作品510余件,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及高校全学段。

“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紧抓思政课这一核心阵地,将清廉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青廉’后备军至关重要。”活动主办方表示,针对当前廉洁教育存在“形式较为单一、偏重说教”的问题,通过大赛探索多元化、沉浸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打破学段壁垒,构建“螺旋上升”的廉洁教育体系,使小学阶段的“养廉习”、初中阶段的“树廉观”与高中阶段“成廉感”及大学时期的“明廉理”形成连贯路径。

“如何打造廉洁教育的‘成都范式’,是我们下功夫思考努力的方向。”活动中,成都市教育局统筹全市各区县教育资源,构建“校馆社联动、分层分类培育”的工作体系,覆盖家风传承、红色基因、职业廉育等主题。

全省各地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将廉洁思政课设置由历史文本向青年认知创造性转化:有的思政课老师化身“时空解码者”,活化历史现场,阐释了“六廉”思想的三重境界与时代价值,讲述三苏“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等典故;有的结合课程大纲,深度挖掘郭沫若先生及其时代背景下廉洁人物的故事与精神,演绎“清风峻节”的时代价值。

省内各高校根据校园特色,多角度多方式开展廉洁思政课作品创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构建多维度清廉课程矩阵:通过课堂演绎帮助千年廉吏“活”起来,促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聚焦红色基因深度激活,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在实地走访调研中转化为“活历史”“活教材”“活榜样”,做到以红育廉、以红融廉、以红润廉。

接下来,大赛承办方将特邀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市(州)教科院专家及资深一线教师组成评审团,围绕课程设计的政治性、创新性、实践性、科学性、典型性五大维度,对征集到的作品开展多轮评议。专家组将通过盲审打分、集中研讨等方式,重点考察参赛作品在廉洁文化融入、教学形式突破、学生参与实效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最终评选出优秀思政课作品。6月起,优秀作品将在“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及省内主流媒体平台等进行展播,并全新打造指尖的云端课程。(作者:李雪 付兰珺)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