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者不屈于欲
发布时间:2025-07-1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刚者不屈于欲”语出宋代杨时所著的《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其意为刚正不阿之人不会屈服于自己的私欲。此言虽简,却直指克己修身的关键所在,人若沉溺私欲,则刚毅折腰。在欲望面前,要知足知止、适可而止,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诱,方能行稳致远。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在孔子思考何为刚毅正直之人时,有人回答说其弟子申枨符合条件,孔子却评价申枨贪欲过多,随即断然否定。由此可见,刚毅的本质不在血气之勇,而在心性之纯。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私欲如藤蔓缠绕心志,使人计利而怯、畏葸不前。欲望一旦生根,不加检点便会扭曲判断,使人丧失原则,终至走上歧路。

不屈于欲的前提是要做到持续修炼明辨的智慧。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人皆有欲。然而,并非所有欲望都值得追求,要做到仔细分辨可得与不可得。可得之欲是积极合理的欲望,比如求知欲、成长欲等,这些是人生进取的不竭动力。反之,不可得之欲是贪婪非分之欲,如金钱之欲、享乐之欲等,这些往往催生出虚荣、攀比、过度占有的贪欲,会让人私心膨胀、迷失自我、公私不分。

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贪欲致祸的道理耳熟能详、简单易懂,但却知易行难,总有人心存侥幸,耐不住诱惑,试图突破底线,从而在欲望的裹挟下逐渐丧失理性定力,最终走向堕落。怎样对待私欲,如何及时控制住对物欲的追求?苏轼在《宝绘堂记》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即以欣赏之心看世间心仪之物,可寄托情感乐享其趣,但勿以贪婪心态据为己有,沦为器物奴隶就会丧失应有的快乐与自由。正所谓,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坚持克己私欲,摒弃非分之想,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方能自觉远离祸患。

守心能克己、戒贪方止欲。不向一己私欲低头,不贪慕虚荣,也不为浮名虚利所惑,关键是要在思想深处,构筑起一道坚固严密的精神防线。在我们党的百余年历史中,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都将坚强党性、优良作风作为立身之本,自觉抵制私欲、克己奉公,不为利益所困、不为欲望左右、不为诱惑俘虏。因此,要做到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须持续锤炼坚定的意志力,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真正看紧第一道关口、守牢第一道防线,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与挑战。

欲望面前,能不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耐得住寂寞,对党员干部而言,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认真思考的问题。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应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多一分冷静、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警觉、少一些盲动,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者:王奇

编辑人员:赵华文

刚者不屈于欲

发布时间:2025-07-1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刚者不屈于欲”语出宋代杨时所著的《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其意为刚正不阿之人不会屈服于自己的私欲。此言虽简,却直指克己修身的关键所在,人若沉溺私欲,则刚毅折腰。在欲望面前,要知足知止、适可而止,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诱,方能行稳致远。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对话,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在孔子思考何为刚毅正直之人时,有人回答说其弟子申枨符合条件,孔子却评价申枨贪欲过多,随即断然否定。由此可见,刚毅的本质不在血气之勇,而在心性之纯。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私欲如藤蔓缠绕心志,使人计利而怯、畏葸不前。欲望一旦生根,不加检点便会扭曲判断,使人丧失原则,终至走上歧路。

不屈于欲的前提是要做到持续修炼明辨的智慧。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人皆有欲。然而,并非所有欲望都值得追求,要做到仔细分辨可得与不可得。可得之欲是积极合理的欲望,比如求知欲、成长欲等,这些是人生进取的不竭动力。反之,不可得之欲是贪婪非分之欲,如金钱之欲、享乐之欲等,这些往往催生出虚荣、攀比、过度占有的贪欲,会让人私心膨胀、迷失自我、公私不分。

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贪欲致祸的道理耳熟能详、简单易懂,但却知易行难,总有人心存侥幸,耐不住诱惑,试图突破底线,从而在欲望的裹挟下逐渐丧失理性定力,最终走向堕落。怎样对待私欲,如何及时控制住对物欲的追求?苏轼在《宝绘堂记》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即以欣赏之心看世间心仪之物,可寄托情感乐享其趣,但勿以贪婪心态据为己有,沦为器物奴隶就会丧失应有的快乐与自由。正所谓,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坚持克己私欲,摒弃非分之想,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方能自觉远离祸患。

守心能克己、戒贪方止欲。不向一己私欲低头,不贪慕虚荣,也不为浮名虚利所惑,关键是要在思想深处,构筑起一道坚固严密的精神防线。在我们党的百余年历史中,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都将坚强党性、优良作风作为立身之本,自觉抵制私欲、克己奉公,不为利益所困、不为欲望左右、不为诱惑俘虏。因此,要做到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须持续锤炼坚定的意志力,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真正看紧第一道关口、守牢第一道防线,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与挑战。

欲望面前,能不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耐得住寂寞,对党员干部而言,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认真思考的问题。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应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多一分冷静、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警觉、少一些盲动,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者:王奇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