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实践丨绵阳市涪城区:“三端”发力纠治基层“风腐责”问题
发布时间:2025-08-08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以提升基层监督质效为目标,大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贯通各方责任合力监督,借助数智平台赋能监督,广泛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推动监督常态长效,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织密前端“信息网”,听音问廉“一叶知秋”

“这一段河堤窄得像羊肠,轮椅、婴儿车都上不来!”

翻开《群众急难愁盼走访记录本》,丰谷镇廉情监督员马富廷记录涉及河堤改建的诉求多达15条,他将这些诉求梳理汇总后及时反馈给丰谷镇纪委。

涪城区廉情监督员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群众问题诉求。(谢家豪 摄)

此前,丰谷镇纪委年均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不足5件,特别是村级纪检组织作用发挥有限,常规监督检查难以有效发现问题线索。

去年以来,涪城区纪委监委以镇街一级为主体,督促各镇(街道)充分利用公示栏、微信群、村广播,以及召开村(居)民大会、坝坝会等形式,鼓励群众通过网络举报平台、举报电话、信访窗口等渠道反映问题诉求。

“开门接访”的同时,启动全覆盖“下沉走访”。由区纪委监委机关干部带头,全区480名廉情监督员跟进配合,通过“摆摊接访+敲门问访”的方式,深入开展“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广泛收集问题诉求、投诉举报。

与此同时,涪城区还积极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作用,横向联动各部门,收集群众问题诉求。今年以来,涪城区收集群众问题诉求5108条,其中联动相关部门收集问题1224条,发现问题线索154条。

打好终端“组合拳”,解决问题“一查到底”

“一万多块的补助款终于到账了!”近日,吴家镇的钟大爷专门打电话给镇纪委干部表达谢意。

此前,吴家镇纪委在走访时了解到钟大爷的“双挂钩”占地补助款一直未到账。问题线索具体明确,镇纪委立即核实研判后上报镇党委。在镇党委牵头、镇纪委跟进监督下,便民服务中心、财政所、城建办、社会事务办就补助申报、拨付各环节进行了会商。随后,村党委书记、村主任余某某违规扣留“双挂钩”占地补助款问题浮出水面。

最终,余某某因涉嫌违反群众纪律被镇纪委立案审查,被扣留的占地补助款也随即发放到了村民手中。

今年以来,涪城区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探索完善了“群众反映、纪委督办、组织解决”协同机制,形成由党委牵头抓总、部门具体“主办”、纪委监督推动的工作格局。

依托“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涪城区纪委监委建立“1名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N名廉情监督员”的包片责任制,对于群众反映强烈、解决路径明确的524项政务服务、政策落实类问题诉求,建立限时销号台账,督促办理、跟踪销号,以“督办+回访”方式,确保事事有回音。

既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深挖彻查问题背后的不作为、慢作为行为,以及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蚁腐”,今年以来,涪城区纪委监委已立案127件,党纪政务处分76人。

开启云端“透视仪”,排查隐患“一览无遗”

为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今年以来,涪城区纪委监委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业务,组建“数字纪检监察中心”,启动“清涪数智监督平台”开发工作。

“我们将各类问题数据归集起来,同时打通各个行业部门数据资源,形成监督数据库,运用AI智能分析模型进行精准识别,开展横向对比和趋势分析,既能有效发现风险点位,又能提示促改促治方向。”该区纪委监委数字平台分析员丁照华介绍,“经数据对比分析,涉及民政领域的问题较为集中,特别是‘一老一小’问题,群众关注度高、反映量大。据此,我们深入分析了近两年查办的民政领域违纪违法案,发现多个廉政风险点位,值得高度关注。”

以养老服务专项整治为切入口,该区纪委监委依托“清涪数智监督平台”建设,进一步构建了“数据归集-智能分析-疑点筛查”的专项监督模型。通过归集民政、财政、卫健等8个部门数据,建立包含补贴发放、服务记录等信息的“养老领域监督数据仓”。聚焦“高频服务异常”“资金拨付突变”“违规享受补贴”等场景,利用AI专项监督模型,实现数据自动比对碰撞。

通过平台辅助,涪城区纪委监委查实虚报冒领等问题线索9件,立案4人,追缴资金23.6万元,实现了隐性问题精准捕捉。

涪城区纪委监委分析研判民政领域存在的“风腐责”问题。(廖秋菊 摄)

“监督既要脚下沾泥,也要云端聚力。”涪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群众关切的重点民生领域,依托“清涪数智监督平台”,深入研判风险点位,探索搭建多个领域监督模块,以“数字赋能”推动基层治理迭代升级,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唐林 廖秋菊

编辑人员:张宁勇

探索与实践丨绵阳市涪城区:“三端”发力纠治基层“风腐责”问题

发布时间:2025-08-08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以提升基层监督质效为目标,大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贯通各方责任合力监督,借助数智平台赋能监督,广泛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推动监督常态长效,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织密前端“信息网”,听音问廉“一叶知秋”

“这一段河堤窄得像羊肠,轮椅、婴儿车都上不来!”

翻开《群众急难愁盼走访记录本》,丰谷镇廉情监督员马富廷记录涉及河堤改建的诉求多达15条,他将这些诉求梳理汇总后及时反馈给丰谷镇纪委。

涪城区廉情监督员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群众问题诉求。(谢家豪 摄)

此前,丰谷镇纪委年均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不足5件,特别是村级纪检组织作用发挥有限,常规监督检查难以有效发现问题线索。

去年以来,涪城区纪委监委以镇街一级为主体,督促各镇(街道)充分利用公示栏、微信群、村广播,以及召开村(居)民大会、坝坝会等形式,鼓励群众通过网络举报平台、举报电话、信访窗口等渠道反映问题诉求。

“开门接访”的同时,启动全覆盖“下沉走访”。由区纪委监委机关干部带头,全区480名廉情监督员跟进配合,通过“摆摊接访+敲门问访”的方式,深入开展“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广泛收集问题诉求、投诉举报。

与此同时,涪城区还积极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作用,横向联动各部门,收集群众问题诉求。今年以来,涪城区收集群众问题诉求5108条,其中联动相关部门收集问题1224条,发现问题线索154条。

打好终端“组合拳”,解决问题“一查到底”

“一万多块的补助款终于到账了!”近日,吴家镇的钟大爷专门打电话给镇纪委干部表达谢意。

此前,吴家镇纪委在走访时了解到钟大爷的“双挂钩”占地补助款一直未到账。问题线索具体明确,镇纪委立即核实研判后上报镇党委。在镇党委牵头、镇纪委跟进监督下,便民服务中心、财政所、城建办、社会事务办就补助申报、拨付各环节进行了会商。随后,村党委书记、村主任余某某违规扣留“双挂钩”占地补助款问题浮出水面。

最终,余某某因涉嫌违反群众纪律被镇纪委立案审查,被扣留的占地补助款也随即发放到了村民手中。

今年以来,涪城区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探索完善了“群众反映、纪委督办、组织解决”协同机制,形成由党委牵头抓总、部门具体“主办”、纪委监督推动的工作格局。

依托“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涪城区纪委监委建立“1名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N名廉情监督员”的包片责任制,对于群众反映强烈、解决路径明确的524项政务服务、政策落实类问题诉求,建立限时销号台账,督促办理、跟踪销号,以“督办+回访”方式,确保事事有回音。

既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深挖彻查问题背后的不作为、慢作为行为,以及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蚁腐”,今年以来,涪城区纪委监委已立案127件,党纪政务处分76人。

开启云端“透视仪”,排查隐患“一览无遗”

为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今年以来,涪城区纪委监委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业务,组建“数字纪检监察中心”,启动“清涪数智监督平台”开发工作。

“我们将各类问题数据归集起来,同时打通各个行业部门数据资源,形成监督数据库,运用AI智能分析模型进行精准识别,开展横向对比和趋势分析,既能有效发现风险点位,又能提示促改促治方向。”该区纪委监委数字平台分析员丁照华介绍,“经数据对比分析,涉及民政领域的问题较为集中,特别是‘一老一小’问题,群众关注度高、反映量大。据此,我们深入分析了近两年查办的民政领域违纪违法案,发现多个廉政风险点位,值得高度关注。”

以养老服务专项整治为切入口,该区纪委监委依托“清涪数智监督平台”建设,进一步构建了“数据归集-智能分析-疑点筛查”的专项监督模型。通过归集民政、财政、卫健等8个部门数据,建立包含补贴发放、服务记录等信息的“养老领域监督数据仓”。聚焦“高频服务异常”“资金拨付突变”“违规享受补贴”等场景,利用AI专项监督模型,实现数据自动比对碰撞。

通过平台辅助,涪城区纪委监委查实虚报冒领等问题线索9件,立案4人,追缴资金23.6万元,实现了隐性问题精准捕捉。

涪城区纪委监委分析研判民政领域存在的“风腐责”问题。(廖秋菊 摄)

“监督既要脚下沾泥,也要云端聚力。”涪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群众关切的重点民生领域,依托“清涪数智监督平台”,深入研判风险点位,探索搭建多个领域监督模块,以“数字赋能”推动基层治理迭代升级,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唐林 廖秋菊

编辑人员:张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