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我还要来听……”日前,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新明村村民张大哥在农家书屋旁听了一场种果能手的经验分享,竖起了大拇指,“希望能把这个书屋用得更好”。
近年来,眉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等5类民生工程,紧盯规划、施工、验收、管理等环节,采用信访联处、监督联动、案件联查、问题联治方式开展专项整治,推动解决验收搞形式、功能弱化等建而未用问题,持续“唤醒”基层民生工程“生命力”。
信访联处,架好问题收集“探测仪”
“全是杂物,堆得到处都是。”去年,村民张大哥本想到村上农家书屋借阅种植技术的书籍,结果发现书屋已变成了杂物间,书籍布满灰尘。向村上沟通多次未果后,张大哥通过“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手机端,向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反映了该问题。
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按程序立即将该问题转交视高街道纪工委办理。几个月后,新明村农家书屋变了样,窗明几净,种养殖书籍分类摆放有序,还不定期举办农技讲座。
基层民生工程好不好用、管不管用?群众最有发言权。眉山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农家书屋闲置、卫生厕所不便使用等问题,线上线下结合,通过“小微权力一点通”“码上举报”、入户走访等,把信访“探测仪”送到群众指尖上,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共收集信访反映246条。
此外,眉山市纪委监委从信访真实性、可查性等要素进行辨别,创新使用“星级”标识法,对收集的信访反映进行分类处置,并全程跟踪督办,切实解决民生工程建而未用问题。截至目前,已推动解决问题172个。
监督联动,拧成力量“一股绳”
“之前化粪池没建好,上厕所不方便,年轻人在城里都不常回来。”仁寿县富加镇桂树村村民李文说,“现在整改好了,清洁卫生了,大家也都愿意回来了。”
此前,仁寿县富加镇纪委在专项监督中发现,桂树村厕污共治项目存在未竣工却通过验收的问题,影响了个别村民厕所改造进度。但因镇纪委人员少、力量薄弱,村社熟人多、抹不开情面等问题,监督难以快速深入。镇纪委立即“吹哨”,寻求协作片区支持。
经研判,协作片区统一调配力量,组成由纪检监察联系室牵头,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相关乡镇纪委等为主力的监督专班,把分散的监督力量拧成“一股绳”。问题很快查清,有14个化粪池和43个污水池已验收并拨付补助款,但实际并未建设。随后县纪委监委向职能部门和乡镇制发了整改提示函,并跟进监督直至项目顺利完工,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廖某某作为责任人受到党纪处分。
“由市纪委监委牵头,职能部门配合,区县、乡镇、社区监督力量共同参与的监督专班,贯通协同专责监督、职能监督、日常监督和民主监督,形成监督力量融合、项目融通、问题共治、成效共享。”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基层民生工程建而未用专项整治开展以来,以监督专班形式排查项目853个,深入查找责任落实不力、设计选址不科学、工程项目乱象、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139个。
案件联查,斩断由“风”及“腐”链条
近日,媒体发布了丹棱县农村供水总站原站长郭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的消息。这名“水耗子”的落网,始于丹棱县纪委监委的一次专项监督。
丹棱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杨场镇监督检查高位水池设施运行情况,了解核实有关问题线索。(白齐慧 摄)
“你看嘛,一不小心就挖到水管。都修好多次了,没用。”丹棱县纪委监委基层民生工程建而未用专项监督检查组在杨场镇曾坝村走访时,有群众吐槽,本村自来水管埋得太浅,既影响正常耕种,又影响用水。
经县纪委监委调查发现,不仅曾坝村,全县多处自来水管道都存在埋藏深度不够问题,原设计埋藏深度为70至100厘米,实际上有的管道却埋深过浅,有的甚至裸露地表,且均属于已验收合格的全域饮水安全项目。验收走过场、做虚功等作风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背后是否存在作风或腐败问题?带着疑问,县纪委监委继续深挖。随后,多个线索指向了该工程具体负责人郭强。纪检监察机关查明,郭强长期接受该工程老板腐蚀“围猎”。最终,郭强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
风腐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眉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既查监管不力、作风不实的表象,又深挖背后的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采用直查直办、提级办理等方式,处置卫生厕所项目偷工减料、提灌站长期闲置、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等方面的问题线索44件,立案查处3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5人,挽回经济损失170万元。
问题联治,构建“免疫”防火墙
彭山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公义镇农乐村走访,了解该村养老服务分中心使用情况。(章洁 摄)
日前,彭山区纪检监察干部来到公义镇农乐村养老服务分中心回访。工作人员介绍,分中心已正常投入使用,前不久还组织开展了集体活动。
然而此前,在市区联动开展专项监督中,督查组现场走访农乐村时,发现该分中心虽然早已在2021年装饰完工,但一直没有正常运营。
随后,彭山区纪委监委向公义镇制发了督促整改函,要求对照问题,限期整改。针对农乐村养老服务分中心问题,区民政局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对基层养老服务分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完善管理办法。
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措施,是推进基层民生工程建而未用专项整治的重要目的之一。眉山市纪委监委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制发履责提示卡、开展监督“回头看”等形式,打通专责监督与职能监督“关节”,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落细”的监督闭环,持续构建起“免疫”防火墙,防止建而未用老问题复发新问题萌发。
专项整治以来,聚焦招投标程序不规范、民生工程违规出租等7个关键点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向职能部门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14份,督促完善建设监管、日常维护等制度机制21个,推动基层民生工程管理的规矩“立起来”,让“建而未用”变“建而好用”。
“我们将坚持‘执纪为民、大抓基层’的工作理念,把基层民生工程建而未用专项整治作为深化县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抓手载体,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民生工程用得更好,群众幸福感更强。”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作者:谭薇)
编辑人员:曾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