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某某因严重违纪和职务违法犯罪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违纪所得1万元予以收缴,并以涉嫌贪污犯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对其犯罪所得25万元随案移送。”前不久,自贡市沿滩区黄市镇红旗村党总支书记汤某某被查处的消息传出,群众拍手叫好。
此前,红旗村村民反复举报汤某某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多种问题,沿滩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将此举报作为攻坚治理重点件包案处理,先后6次下访督导、听取进展、研究核查方案,汤某某得到相应惩处。这是四川基层通过领导包案、一线督导,化解重复举报的又一成功案例。
今年,四川把“重复举报明显下降”作为回应群众关切、厚植执政根基的重要目标,持续紧盯县级“主战场”,强化上下联动、分类施策,着力突破一批疑难复杂积案,解决好群众最忧最盼问题。截至目前,全省183个县(市、区)纪委监委接收重复举报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58个降幅超过30%。
拧紧责任链条 协同攻坚“聚合力”
重复举报攻坚治理,重点和关键在县一级。
今年5月以来,四川累计对451件重复举报问题纳入台账管理,其中县(市、区)纪委监委领导包案355件,占比超78.7%。
“要强化县级‘主战场’作用。”年初以来,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深入甘孜县、新龙县、平昌县等地实地调研督导群众信访居高不下、重复举报突出等问题,带动各市(州)党政“一把手”直接抓主战场、一线督薄弱县,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信下访、调研督导、重点攻坚。
“对群众反映多、整治成效不明显的工作薄弱县,‘一县一策’推动补齐短板。”省纪委监委坚决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把化解重复举报作为薄弱县集中整治切入点,采取台账管理、培训指导、调研督导等方式,强化对下指导,鼓励探索创新,形成攻坚治理“一盘棋”的生动局面。
在做实业务培训赋能、精准帮带提效的基础上,省纪委监委带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针对性地对工作推进滞后、群众评价较差的地区督促提醒、传导压力,推动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举一反三促改促治。例如,南充市纪委监委对4个信访量大、重复举报突出的薄弱县制发提示函,组织政法、教育、医疗等信访突出领域的政府分管领导分线督导,借助行业领域廉政工作会、专项部署会对排查化解信访问题提要求、压责任,有关部门认领化解行业领域内的信访问题124个。
提升重复举报攻坚治理质效,必须压紧压实深化整治的政治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各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完善与党委、政府以及信访、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动机制,采取联合组建治理专班、挂牌督办以及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在内江,针对群众多年、多层、多头反映资中县高楼镇五四村党支部原书记刘某某私自流转承包地给他人建厂及建材厂污染严重问题,资中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召集高楼镇、县经信科技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法院执行局等单位专题会商,研究解决办法。目前,已督促上述建材厂将涉及资金支付至村集体经济账户并发放给群众;同时召开建材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工作调度会,统筹推动拆迁拆除等工作,有效防范了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扣集中整治,坚持‘三个聚焦’,以监督责任落实撬动主体责任落实,形成‘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主评’工作机制,在更高层面、以更大力度攻坚治理重复举报。”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巴中市平昌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干部对重复举报件进行初审。图/袁仁清
注重规范办理 监督闭环“提质效”
“群众17次反映部分小区‘飞线充电’造成严重安全隐患。”日前,广汉市纪委监委接到“12345”市民服务中心移交的群众诉求后,严肃查处有关部门不作为问题,问责雒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等2人,通报批评市住建局等3家单位。
部署开展攻坚治理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精准发力系统施治,以举报办理规范性筑牢监督质效生命线。
交办督办重点件是重点打法。今年,省纪委监委聚焦“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筛选攻坚治理的重复举报145件予以督办交办,目前已立案8人,留置1人。例如,针对绵阳市涪城区某村8名村民多次向各级纪委监委来信来访、向省委巡视组联名反映村委会主任方某问题,省纪委监委督促绵阳市纪委监委挂牌督办,严肃查处方某违规侵占流转集体土地、虚报冒领青苗补偿款等问题,给予其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责令辞职。
推进重复举报攻坚治理,既要注重“‘一把手’抓”,也要注重“抓‘一把手’”。在这方面,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群众数十次反映盐亭县委原书记袁某的举报件为例,省纪委监委直接指挥、督促指导,迅速查清袁某在医疗项目采购中为他人提供帮助,收受“感谢费”的问题。
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将治理重复举报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包市机制的重要内容,包联促县、同责共担,攻坚“骨头案”“钉子案”14件,带动市、县两级班子成员对纳入治理台账的515件重复举报全覆盖包案。
与此同时,省纪委监委筛选指向明确、可查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复举报,开展新一轮办理质效评查。目前已选取10个市(州)交叉评查,发现并纠正问题184个,对6件群众反复举报查否件督促重新核查。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群众多次反映美兴镇马桑村党支部副书记肖某某的信访举报,当地仅以“未找到档案材料”为由简单了结问题。省纪委监委督促小金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包案重新核查,查实肖某某2年间多次截留并与全村村民平分低保资金、草原生态补贴等51.08万元,给予肖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辞职。
为确保重复举报查深查透、有效化解,省、市纪委监委紧盯复查复核、反馈告知、诉求解决等重点环节,对办结件提级审核把关。攻坚治理以来,省纪委监委信访室会同相关纪检监察室严把复查复核关,已化解纳入台账管理的重复举报476件。
突出群众有感 靶向施治“破难题”
“有群众匿名多次举报村党支部书记侵吞群众补贴等问题,经镇纪委核查均查无实据;县纪委监委提级办理、攻坚治理,经分析研判和复查复核,发现主要症结是个别群众对村退耕还林补贴公示公开存疑,且与村干部沟通不畅……”
前不久,泸州市叙永县纪委监委干部来到落卜镇红星村,组织召开“阳光问廉进乡村院坝会”,对群众此前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40余名村(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在现场聆听并进行了质询。会后,镇纪检干部加入“村(社区)当家人”微信群开展线上监督,督促该村在群内公示补贴发放等情况。院坝会召开1周后县纪委监委干部作了回访,村民均表示满意,迄今未再收到相关举报。
攻坚治理重复举报,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评价标准是群众是否可感可及。为此,省纪委监委出台《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实名检举控告反馈工作办法(试行)》——实名举报办理过程中与群众见面,结果向群众反馈,匿名举报视情通过党员会、坝坝会等公开反馈处理结果,做到事事有回音。
“既事案同办纾民困、又沟通反馈解心结,已积极推动解决群众诉求3298个。”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群众点题深化治理,以群众需求为目标、群众满意为标尺,用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
群众正当诉求必须满足,但为满足一己私欲而进行诬告者也必须严惩不贷。为提高重复举报攻坚治理质效,省纪委监委双向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举报工作,研究出台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工作办法,对恶意重复举报、扰乱秩序甚至以访牟利、以访施压的依法严肃处置。
广安市建立信访、公安、司法联动核查机制,对重复访中恶意捏造事实、意图谋取不正当利益的2起案件立案查处。自贡市富顺县陈某因其子严重违纪违法被调离公安系统心怀怨恨,指使他人捏造事实反复举报县公安局副局长,并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发布不实信息,县纪委监委联合公安部门予以打击,对陈某做出行政处罚。
攻坚治理重复举报以来,全省查处诬告行为20起,处理19人,澄清失实检举控告165件,问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信访工作职责相关人员16人,营造出激浊扬清的良好政治生态。
“以深入开展重复举报攻坚治理为契机,扎实推进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群众监督,心无旁骛抓发展、促改革、保稳定,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凝聚奋进力量。”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字:王兆伟)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