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现在才稍微清闲一点。”4月17日傍晚6点39分,晋兆东给妻子李莉琼发出最后一条微信,又埋进案卷。一个半小时后,突感不适的他被紧急送医,因突发脑动脉瘤破裂,3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
没有征兆,没有遗言,只留下办公室里未合的案卷和那盏常年亮至凌晨的灯……
2024年11月,晋兆东参加金堂县集中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
严与拼——“案子等不得,群众更等不得”
“晋书记,审查调查对象还是不开口。”2024年春,金堂县卫健系统腐败案调查陷入僵局,被留置的县卫健局原党组成员、原副局长文某早有准备,谈话中始终保持沉默。关键时刻,晋兆东把自己“钉”在办公室,一遍遍翻查卷宗——2023年7月,他从简阳市纪委监委交流提拔到金堂县纪委监委时,还是办案“门外汉”。
彼时,恰逢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从没独立办过案的他带着“本领恐慌”攻坚:白天钻案子,看谈话录像、翻外调材料;晚上抱着专业书边学边划,空白处写满思考。有人劝他“悠着点”,他摆摆手:“案子等不得,群众更等不得。”终于,他从一笔装修款找到突破口。面对铁证,文某心理防线崩塌。
案子突破了,说情的电话也来了。有人约饭局,有人“打招呼”,还有人暗示他“注意点”。晋兆东只回一句:“这个求情,那个求情,哪个为老百姓求情?”
在金堂县纪委监委任职期间,晋兆东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先后牵头办理民政、卫健等领域一批典型案件,督促推动群众就诊“一号管三天”“一号管多科”等惠民便民措施落地,让当地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金堂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郭飞评价道:“他总能从纷繁的表象中找到问题关键,工作交给他,放心。”
同事们更念他的热心——晋兆东的办公室总是挤满讨论工作的人,不管是否分管,他从不推辞,条理清晰地分析,直到问题解决。
2017年10月,时任简阳市壮溪乡(现成都东部新区壮溪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的晋兆东,被调任至简阳市委巡察组。面对刚起步的巡察工作,他敏锐察觉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忙完本职便主动请缨到巡察办帮助工作:“得定个规矩”。很快,他和同事们一起制定的市委巡察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落地,沿用至今。曾共事的赵云说:“东哥能把复杂事理得‘门儿清’,全靠背后下苦功。”
如今,晋兆东不在了,但遇到棘手问题时,同事们还是会下意识地想起随叫随到的“东哥”:“他要是还在,就好了。”
晋兆东(一排右一)参加简阳市纪委工会活动
忠与实——“群众找到我们,这份信任决不能辜负”
晋兆东的办公室总放着凉透的盒饭——不是没时间吃,就是刚扒拉两口又被工作打断。可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近乎“潦草”的人,心中却始终装着群众。
在金堂县淮口街道山江村,村民们如今不再为吃水发愁。看着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村民刘光权笑容满面:“以前都得挑水回家洗衣做饭,如今方便太多了。”他不知道,这份便捷的背后,正是晋兆东默默的奔走与坚持。
此前,一份反映山江村村民用水难的材料递到晋兆东手中。“群众既然找到我们纪委,那这份信任就决不能辜负。”出身农村的他,深知缺水的不易,第一时间带队进村走访,又召集县水务局、街道、自来水公司协调。即便面临施工难、成本高、用户分散等难题,他从未退缩,一直积极争取。历经一个多月的反复协调,供水方案终于敲定。通水当日,晋兆东专程赶到村里,望着这来之不易的“甘霖”,满是欣慰。
不仅在纪检监察岗位,在以往乡镇、村社的工作中,晋兆东也始终踏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原简阳市灵仙乡政府(现成都东部新区养马街道)工作并兼任灵仙敬老院院长时,他筹资安热水器,解决老人洗澡难。2015年兼任原简阳市白马庙村(现成都东部新区养马街道尹家祠村)村党支部书记时,他三顾茅庐请来企业发展晚白桃产业。为推广种植,他白天学嫁接技术,晚上揣着桃子挨家挨户做工作……
听闻晋兆东离世的消息,尹家祠村副主任施有元心痛不已。“如今晚白桃已是村里的支柱产业,批发价能卖10多元一斤。”他哽咽道,“我每年都喊他回来吃桃子,可直到他去世,都没能吃上一口村里的桃子……”
俭与廉——“不能用村上的水泥,要填自己填”
在身边人的眼里,晋兆东是个节俭至“抠”的人。提起晋兆东“穿来穿去就那么几件”的衣服,同事冷发鸿感慨不已:“当时只觉得他接地气,现在回想起来,才体会到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朴素。”
“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妻子李莉琼回忆道,每次从工作地金堂回简阳家中,晋兆东总是选择多花一个小时的客运班车,理由是“省钱”。
俭生廉,俭养廉。几年前村里修路,家门口留下一道坎,父亲晋良德想找村里要点水泥顺手填平。晋兆东知道了,坚决不同意:“不能用村上的水泥,要填自己填。”远房亲戚揶揄道:“哪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儿子?兆东当的啥领导。”晋良德却一笑置之——他明白,那是儿子的原则。
晋兆东与女儿
硬汉亦有柔情。一提起女儿,晋兆东总满脸愧疚:曾答应带女儿去看海,总因案子紧急一次次延后;承诺陪女儿过生日、开家长会,也常被突发工作打断……可父爱从未缺席。离世前一个月,晋兆东在给女儿11岁生日的信中写道:“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能当‘鸵鸟’;要细心,细节决定成败;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蜗牛虽慢,也能爬上高高的藤架……”字字恳切,是一个父亲最深沉的嘱托。
就是这样一个总把“今日事今日毕”挂在嘴边的人,把心思全扑在工作与群众身上,唯独忘了自己。但晋兆东早已将忠诚、干净、担当揉进骨血、化成家风、照进人心——夜色茫茫,县纪委机关大楼依旧亮着无数盏灯,泛出点点光芒,像极了他未散的身影。(记者:陈艾婧)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