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没少种,这补贴咋少了?”
“我家4.3亩地,补贴表上咋成3.8亩了?”
不久前,在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说事服务站”,柏燕村村民攥着手里的土地确权证书,指着手机里的补贴到账短信,语气急切地向镇纪委工作人员反映。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镇纪委立即前往柏燕村了解情况。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又陆续收到多名群众的类似反映。
为尽快解开群众疑惑、查清补贴发放真实情况,镇纪委迅速制定方案,组建检查组,开展核查。
经数据比对,多户村民确权与申报补贴面积不符,多笔补贴系统登记与实际到账人不一致。
追溯发现,涉事补贴申请、审核确认人员均为村党支部书记杨某,部分异常资金流向其亲属账户,证据直指杨某。
为核实数据真实性,检查组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种粮大户了解补贴申报的具体流程。村民们反映:“每年都是杨书记让大家报地亩数,他再统一填表、公示。”走访发现,该村近2年的地力补贴申报均由杨某“全权负责”,从数据收集更新、系统录入到公示均无他人监督,这进一步印证了问题可能出在杨某的“个人操作”上。

中江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地力补贴发放情况。(黄明礼 摄)
掌握初步证据后,检查组正式找杨某谈话核实。起初,杨某还试图以“村里人多地多、填报不小心算错”等统计失误搪塞。
“算错?其他村民家少算的土地都‘多’在你的亲戚头上了,而且‘算’错了50多亩?”
面对检查组的追问,杨某眼神开始闪躲。随后,检查人员直接拿出土地确权、补贴申报明细等关键证据。看着眼前的铁证,杨某最终低头承认了违纪事实。
原来,2022年至2023年,杨某在负责全村地力补贴申报工作时,发现补贴资金监管存在漏洞,就动起了歪心思,想出了“拆东补西”、玩“数字游戏”的“歪招”。他在填报地力补贴申报表时,悄悄调减部分村民的申报面积,再把这些“省”下来的面积集中加到自己的亲属名下。通过这种瞒天过海的“动作”,杨某连续两年违规套取地力补贴资金1.4万余元,用于个人开销。最终,杨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违规套取的补贴资金已被全额追回。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地力补贴申报不透明、村级审核把关不严、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迅速启动全县地力补贴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收集涉及地力补贴资金发放的问题线索43条,立案15件,处理处分11人,追回资金2.28万元,有效遏制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的歪风。
既要查处个案,更要推动系统治理。中江县纪委监委建立“三全”监管体系,全过程监管,通过阳光审批平台直发到户,减少截留风险,确保数据可追溯、防篡改;全方位阳光公示,将补贴名册、标准、金额在村务栏同步公示,让群众对补贴情况“一眼清”;全覆盖监督检查,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通过定期数据比对和实地核验,让违规操作无所遁形。(作者:唐小刚)
编辑人员:周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