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实践丨广安市邻水县:“数字监督”为惠民惠农资金监管插上科技翅膀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甘某、胡某、张某均为鼎屏镇同心村社区网格员,为何会出现在冬春救助对象名单上?”日前,广安市邻水县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关联分析锁定问题线索,经查,该镇同心村党支部书记张某某安排村干部违规将5名网格员纳入2023年冬春救助对象名单,套取资金5798元。在铁证面前,张某某坦言“以为没人知道,便对补助金动起了歪心思。”

目前,资金已追回,相关人员均受到组织处理——他们的“小动作”,在大数据的精准监测下无所遁形。

图为邻水县纪检监察干部运用大数据模型筛查疑点数据。(邓棚予 摄)

这起案件的查处,正是邻水县以“数字监督”强化惠民惠农资金监管的缩影。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大数据监督和实时监测预警,依托“小邻通”监督云—“民生资金”监管系统,构建起“数据采集—建模分析—发现问题—预警推送—核查处理—结果反馈”工作闭环,实现对基层“微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精准识别、及时警示并高效整改。

精准“识别”,数据归集夯实监督基础

“坛同镇镰刀湾村2018年至2020年期间,疑似存在公益性岗位一人多岗问题,请调查核实。”

今年3月,“小邻通”监督云大数据排查时,发现该镇公益性岗位资金发放异常。线索转交坛同镇纪委后,查实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廖某某不正确履行职责,审核资料不细致,导致6名村民同时担任保洁员和护林员,违反“一人多岗”的规定。最终,廖某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若不是借助数字手段,很难发现这类隐蔽问题。”坛同镇纪委办案人员深有感慨,“‘小邻通’的海量数据比对,既为人力核查提供算力支撑,又让分析结果更快捷精准”。

图为邻水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社区院落走访居民。(邓棚予 摄)

为让基层监督更聚焦更高效,县纪委监委联动民政、人社、公安、财政等部门,梳理车辆、房产、工商注册等数据100万余条,对接省财政“一卡通”平台动态采集补贴数据,构建跨部门、多维度大数据资源池。围绕惠民惠农资金、农村集体“三资”、“校园餐”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嵌入式”数字监督。

循线“追踪”,构建模型推动实时监管

针对民生资金的“跑冒滴漏”,如何精准发现问题?邻水县纪委监委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梳理政策监管短板和风险点位64个,围绕政策范围、享受群体等关键信息,定制“死亡人员领高龄津贴”“财政供养人员家属领救助”等监督预警模型45个,以“一模型一监测一预警”实施穿透式监督。

通过数据碰撞与模型筛查,系统可快速识别优亲厚友、违规套取等问题。今年以来,已筛查疑点数据1200余条,精准捕捉“末病”“未病”。

观音桥镇汤巴丘村林某某案的突破,便得益于模型筛查——系统发现其父母、妻子连续三年在受灾救助名单上,存在明显异常。经查,林某某通过虚构受灾事实、隐瞒亲属关系,为5名亲属违规申领救助资金共计11660元。2025年4月,县纪委监委对其进行立案审查,并顺藤摸瓜发现多名干部违纪行为。

“过去人工筛查像大海捞针。现在数据一碰撞就自动报警。”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表示,“线上云监督+线下实调查”的模式,大幅提升了基层监督精度与质效。

2025年以来,该县通过“小邻通”发现社会救助领域疑点数据转立案36件36人,督促清退违规享受政策人员80余人,挽回救助资金60余万元。

“同题”共答,贯通责任健全长效机制

“请加强特困供养费审核,细化就医救助流程……”日前,邻水县纪委监委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向石滓镇敬老院和县民政局发出监察建议书。此前,大数据筛查发现该敬老院工作人员瞒报供养人员死亡信息,导致资金流失,相关人员已受到处分并退缴违纪所得。

发现问题是起点,长效治理是关键。邻水县纪委监委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一体推进“查改治”:在查处民生资金违规问题时,同步追溯责任缺失、制度漏洞、权力风险点,通过个案剖析与类案分析,为制度完善提供依据。目前,已发出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23份,推动责任单位优化完善《特困供养人员就医救助工作方案》《公办养老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等12项。

“既查作风问题,更查利益勾连、失职渎职等深层次问题,确保病灶连根拔起。”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开发更多数据端口,通过数据共享与跨部门集成应用,推动监督从“事后查”向“事前防、事中控”转变,确保民生资金用在刀刃上,让惠民政策落到群众心坎里。(作者:鲁珊珊 邓棚予)

编辑人员:宋丹

探索与实践丨广安市邻水县:“数字监督”为惠民惠农资金监管插上科技翅膀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甘某、胡某、张某均为鼎屏镇同心村社区网格员,为何会出现在冬春救助对象名单上?”日前,广安市邻水县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关联分析锁定问题线索,经查,该镇同心村党支部书记张某某安排村干部违规将5名网格员纳入2023年冬春救助对象名单,套取资金5798元。在铁证面前,张某某坦言“以为没人知道,便对补助金动起了歪心思。”

目前,资金已追回,相关人员均受到组织处理——他们的“小动作”,在大数据的精准监测下无所遁形。

图为邻水县纪检监察干部运用大数据模型筛查疑点数据。(邓棚予 摄)

这起案件的查处,正是邻水县以“数字监督”强化惠民惠农资金监管的缩影。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大数据监督和实时监测预警,依托“小邻通”监督云—“民生资金”监管系统,构建起“数据采集—建模分析—发现问题—预警推送—核查处理—结果反馈”工作闭环,实现对基层“微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精准识别、及时警示并高效整改。

精准“识别”,数据归集夯实监督基础

“坛同镇镰刀湾村2018年至2020年期间,疑似存在公益性岗位一人多岗问题,请调查核实。”

今年3月,“小邻通”监督云大数据排查时,发现该镇公益性岗位资金发放异常。线索转交坛同镇纪委后,查实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廖某某不正确履行职责,审核资料不细致,导致6名村民同时担任保洁员和护林员,违反“一人多岗”的规定。最终,廖某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若不是借助数字手段,很难发现这类隐蔽问题。”坛同镇纪委办案人员深有感慨,“‘小邻通’的海量数据比对,既为人力核查提供算力支撑,又让分析结果更快捷精准”。

图为邻水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社区院落走访居民。(邓棚予 摄)

为让基层监督更聚焦更高效,县纪委监委联动民政、人社、公安、财政等部门,梳理车辆、房产、工商注册等数据100万余条,对接省财政“一卡通”平台动态采集补贴数据,构建跨部门、多维度大数据资源池。围绕惠民惠农资金、农村集体“三资”、“校园餐”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嵌入式”数字监督。

循线“追踪”,构建模型推动实时监管

针对民生资金的“跑冒滴漏”,如何精准发现问题?邻水县纪委监委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梳理政策监管短板和风险点位64个,围绕政策范围、享受群体等关键信息,定制“死亡人员领高龄津贴”“财政供养人员家属领救助”等监督预警模型45个,以“一模型一监测一预警”实施穿透式监督。

通过数据碰撞与模型筛查,系统可快速识别优亲厚友、违规套取等问题。今年以来,已筛查疑点数据1200余条,精准捕捉“末病”“未病”。

观音桥镇汤巴丘村林某某案的突破,便得益于模型筛查——系统发现其父母、妻子连续三年在受灾救助名单上,存在明显异常。经查,林某某通过虚构受灾事实、隐瞒亲属关系,为5名亲属违规申领救助资金共计11660元。2025年4月,县纪委监委对其进行立案审查,并顺藤摸瓜发现多名干部违纪行为。

“过去人工筛查像大海捞针。现在数据一碰撞就自动报警。”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表示,“线上云监督+线下实调查”的模式,大幅提升了基层监督精度与质效。

2025年以来,该县通过“小邻通”发现社会救助领域疑点数据转立案36件36人,督促清退违规享受政策人员80余人,挽回救助资金60余万元。

“同题”共答,贯通责任健全长效机制

“请加强特困供养费审核,细化就医救助流程……”日前,邻水县纪委监委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向石滓镇敬老院和县民政局发出监察建议书。此前,大数据筛查发现该敬老院工作人员瞒报供养人员死亡信息,导致资金流失,相关人员已受到处分并退缴违纪所得。

发现问题是起点,长效治理是关键。邻水县纪委监委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一体推进“查改治”:在查处民生资金违规问题时,同步追溯责任缺失、制度漏洞、权力风险点,通过个案剖析与类案分析,为制度完善提供依据。目前,已发出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23份,推动责任单位优化完善《特困供养人员就医救助工作方案》《公办养老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等12项。

“既查作风问题,更查利益勾连、失职渎职等深层次问题,确保病灶连根拔起。”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开发更多数据端口,通过数据共享与跨部门集成应用,推动监督从“事后查”向“事前防、事中控”转变,确保民生资金用在刀刃上,让惠民政策落到群众心坎里。(作者:鲁珊珊 邓棚予)

编辑人员:宋丹